约3200字。
事理·文理
——语言连贯题解答例谈
仔细分析一下近十年来的高考连贯试题,真是内容五花八门、题型不断翻新:选择复位式、嵌入补写式、整体排序式、嵌入排序式等。但不管题型怎样变化,该类考题考查思维判断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是永远不会变的,因此我们如能坚持做到整个语段的事理通达和文理顺畅,就会很轻松地解答此类题目。
1.事理通达。语言的连贯,首先是思想内容方面的事,内容集中、观点统一、符合事理,就属于语言连贯的范畴。看一个语段是不是事理通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话题中心的一致性。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连贯。围绕中心说相应的话,这是组合语段或篇章的首要条件。离开了这一点,无连贯可言。
【例1】把下列句子排列成顺序合理的一个语段。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90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分析】怎样来理顺这六句话的关系呢?首先要寻找这六句话的中心是什么。统观各句可知是“文化领域却有完全不同的景观”,而这个中心是在与社会经济生活有“无限生机”作比较时提出来的,因此④在前,②在后。这“完全不同的景观”是具体情况如何?需要做出阐说,于是句①与句⑤从两个方面阐述这“景观”。这样的“景观”是怎样产生的呢?③⑥两句作出了回答。这样,一个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严密的语段便组合成功了。从解题的角度看,句①与句⑤这两个“一方面”谁先谁后呢?因为句③的“问题”作开头,自然就是句①在先,句⑤在后,否则与句③的连贯就有问题了。因此答案应选④②①⑤③⑥。
◆保持事理的逻辑性。说话要“合乎逻辑”才能保持连贯。事理不通,语言必然不通。有的前面说了两面,后面承接一面;或者反过来,前面说了一面,后面突然变成两面;有的前面从好处说,突然转到从坏处说;或者反过来,前面从坏处说,突然转到从好处说;有的没有因果的说成因果,或者没有递进的说成递进:这些都会使句间失去连贯性。
【例2】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005年湖北卷22题)
①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