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88字。
语文作业中多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作者: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 于继富 电话13588665569)
内容摘要:
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训练手段,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潜在功能,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外在表现,具有检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直接功能。教师利用这两种功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时,首先,教师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身素质,促进教师形成与创新教育相一致的思想业务水平;其次,要立足学生,着眼创新,精心设计富有创造性思维特征的作业题;再者,要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完成创造性思维作业中的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作业 创造性思维能力 功能 自主意识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语文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多管齐下,充分发挥包括作业在内的各个教学环节的作用。笔者不揣浅陋,拟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语文作业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语文作业途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问题谈谈看法。
一、语文作业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
作业是指学生在校或家中所作的各种课程,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经过近十几年的教学改革,语文教学已逐步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向重视能力的培养,从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向讲练结合,语文作业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在当前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研究分析语文作业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其互相之间内在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能力训练手段,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潜在功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方式都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应试教育下的作业,为什么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作用不明显,作业越多反而使学生思维变得机械、呆板,这不是作业的过错,或作业不具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功能,而是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偏差造成的。因为应试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它所追求的是升学率,培养的是考试能手,当然,服从服务于教育目标的作业不可能脱离这个时代局限性,其实际具有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功能也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运用。近几年语文教学改革成果表明,语文作业功能是分层次多类别的,一般地说,可分为三个层次的功能:一是巩固所学语文知识的功能。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只是“一面之交”,在人脑中还没有多少印象,需要复习加以巩固记忆,这就是作业的初级功能,表现形式是重复抄写、背诵。这种作业让学生为“记住”而反复操作,搞重复性的题海战术,帮助学生记牢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内容。这一功能在实施语文教学目标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在小学阶段,但不应该就此止步,忽视作业更高层次功能的开发,否则,就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受到影响和阻碍。二是消化语文知识的功能。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新知识,摄入了一些新信息,如何使学生将新学知识(即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