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成长中闪现生命光彩
作者: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中学 李君仁 时间:2006/9/11 13:15:2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101
案例:一份来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转化报告
下面是一封学生家长的来信:
李老师:您好!
高二分班后,我儿子分在您的班级,这孩子让我伤透了心,现在我把他的情况向您做个介绍,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2004年的暑假,在焦急而又漫长的等待中,儿子的中考成绩终于出来了,令我们失望的是,他的成绩离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还差十几分。为了儿子能上重点,我们一共花了三万多块钱,总算买上了他读重点高中的资格。
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与儿子谈了一个多小时。谈家中经济的困难,谈全家对他的期望,谈这笔钱的来之不易。妻子也对儿子说:“你要是不好好读书,就太对不起你爸爸了,为了筹集这笔钱,他把烟酒都戒了,尽量地节省开支。”我连忙摆手说:“这就不要多说了,做父母的为子女做这点牺牲,还不是应该的?关键是你读书要认真,以后才有谋生的能力。千万不要像爸爸妈妈这样,下岗以后,生活没有出路。”个子和我差不多高的儿子听了之后并不说话,只是点点头,那样子冷静得出乎我的预料,我强忍着心里的不快,没有说他。
儿子上学了,说实话我的压力真的很重,有时整夜睡不着觉,就想着怎样挣钱来维持这个家,后来总算经人介绍,白天到一家公司打杂,晚上去另一家单位值班,两份工资加在一起还不到一千元,想到儿子将来上大学需要的费用,我的头就一阵阵发痛。
因为忙,我对儿子过问少了,即使过问,也只能说些努力啊、不要贪玩啊之类的话。说多了儿子还嫌烦。一晃一年过去了,期终考试结束后,我去开家长会,儿子的排名不算太靠后。我松了一口气。可散会后,老师让我留下来,说我儿子经常逃课去网吧打游戏、找网友聊天,考试作弊,这次的成绩水分也不少。我听了大为吃惊,回去后压住火与儿子谈话,谁知儿子根本就听不进我的话。
“不上大学照样能够成才,一天到晚读书有什么用?”儿子说,“我们班一个同学他爸只读了小学四年级,办了一个公司,自己当老板,一个月收入两万多,另一个同学的爸爸是高级工程师,现在还不是和你一样在家待岗?”我说:“那你不读书就有用了?你不读书也能当上公老板?”孩子却说:“我知道你们是舍不得我上重点高中花的钱,我以后挣了钱,肯定会加倍还,三万块钱,其实也不过是毛毛雨。”我先是被儿子的狂言怔住了,最后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用力打了他一个嘴巴,儿子本能地举起手来想反抗,但又放下了手,冷冷地说道:“这下你的心理该平衡了吧?”我怔怔地看着他,发现儿子竟然变得这样陌生,我简直不认识他了。
那夜,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听到旁边也一阵阵地有动静,抬头一看,原来是妻子,她也睡不着,正在不停地抽泣。
现在的孩子,我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老师,他现在成绩下降了,还能赶上吗?您帮我找他谈谈吧,也许他能听您的劝告。
陈江涛的家长
这是高二分班后我收到陈江涛家长的一封来信,读了这封信,我心头感到沉甸甸的。从家长的角度看,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应试教育还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家长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以后能够有一个好的出路,作为老师,我们是能够理解的。怎样完成家长的嘱托,把他从虚拟的世界拉回到现实中来,帮助他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呢?
我开始注意观察他的言行,留心他的行踪。一天下午的自习课,我发现陈江涛同学又没在教室,他的同位悄悄告诉我,他又去网吧了。我怒气冲冲地去找他,果然发现他在光线昏暗、空气浑浊的网吧里,与魔鬼战神作生死搏杀。神态那样专注投入,以致老师在他身后站了好长时间,他都没有反应。我拍拍他的肩膀,他回头发现是我,非常惊恐,虽然恋恋不舍,但也只好跟我出来。
我们没有回学校,而是来到一家茶社,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这样便于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我说,其实我也是个游戏迷,网上的《倚天屠龙记》我能连过6关。他似乎找到了知音,恐惧消失了,反而显得格外兴奋,他说他玩游戏已经挣到一万多块钱了,只不过是虚拟的,没有现金支付。我告诉他,游戏娱乐作为一种调节是可以的,只是不能用情太专,耽误学习就本末倒置了。现在网上流行一种死亡游戏,对青少年危害极大,长时间迷恋其中,会导致大脑缺氧,思维紊乱,甚至会危害生命,这不是危言耸听。再说你父母为了你的学习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可不能让他们失望啊。他听后深深地点点头。他说:“我其实也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但我就是有一种叛逆的性格,又时常不能控制自己。由于高一时好些课程没有学好,现在上课就像听天书一样,我也试着认真听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什么效果,看不到希望,以后也就自暴自弃了。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我说,先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有一位农村青年叫张云成,他在三岁时患上肌无力症,二十多年来,他只能天天在炕上坐着,肌肉萎缩到不能自己穿衣和洗脸,拿不起一本书、一杯水,由于大拇指萎缩,他控笔也很困难,他知道自己只能活到28岁,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假如我能行走三天》,他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被评选为“2003光明•中国青年年度人物”。他是一个残疾人,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压迫。常年坐在炕上的他,对生命、对生活有着比正常人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的渴望。他要向世界证明:“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奋争过”,这份渴望令人动容。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使生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思想,从而使生命充满希望。张云成的存在就昭示了这一点。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陈江涛低下了头,他说:“张云成虽然成了残疾人,但他积极进取,渴望生活,想想自己,真是惭愧啊。”我说:“是啊,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绝望,不能放弃,这才是生命的真谛。”我又问他,现在你最想见的人是谁?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他说:“我现在你最想见的就是父母,我想向他们说声对不起,他们为我付出了那么多,而我却伤透了他们的心。最想做的事就是认真学习,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我没有理由再把大好时光无谓地消耗在游戏中了。”我拍拍他的头,鼓励他说:“能看到你的转变,老师就欣慰了,‘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忘记伤痛,忘记失败,收拾行囊,重新上路吧。”他又疑惑地问我:“以我现在的情况,我还能赶上吗?”我告诉他:“凭着你的智力水平,一定能赶上,就看你如何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
几天以后,他的家长跑到学校里来,高兴地告诉我,孩子现在懂事多了,也愿意和大人交流了,学习也刻苦了,晚上十点多催他睡觉他还要再看一会儿书,说是把以前拉下的可课补上来,真的要感谢老师的教育。
案例评析:
当前,中小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它给多少家庭带来悲剧,也给学校教育带来许多难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这个同学的教育转化,本人有两点启示:
第一,要真诚地对待学生,坦诚地沟通交流。
以上案例具有特殊性,又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由案例可以看出,现在的一些中学生,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不理解父母心情,对家长的督促感到心烦,嫌他们罗嗦;在学习上,没有端正学习态度,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而在网络游戏中似乎找到了快乐,熟不知,长期沉溺其中,不但迷失了自我,缺失了自觉,失去了上进心,而且也泯灭了生命的灵性和创造的动力。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想方设法走近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诚与他们沟通,坦诚与他们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领引他们走出人生的误区。
第二,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激励学生的进取意识。
对待在学习中迷路甚至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用现实生活中事例来感化他们,感动他们,要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唤醒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生命自觉意识,使他们真正明白要做真人,就是成为具有真知识,养成真品德的人,而不是做虚拟世界的人,做消极悲观的人;要做主人,就是做自己的主人,做社会的主人,而不是被网络游戏控制的人,做无所作为的人。教师还应当通过生命哲学的教育,人生观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激励学生的进取意识,重新设计人生,去思考如何成就自己,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在成长中闪现生命光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