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评点赏析·腾飞吧,祖国·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腾飞吧,祖国
□古 月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五十三年缤纷的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以编钟的声响串起“爱国”细节,下文以“唱”贯穿。)
我们以《诗经》关雎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响您历史恢弘岁月的辉煌,唱响您壮丽的山河亮丽的风景。(古代诗词歌赋,中华英雄儿女,分别紧扣“小河、尊严、灵魂精神”。)
我们以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坚忍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采、编织、喊……与民族生存相关联的词语,还是“爱国”的又一个细节。)
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里山河浩浩荡荡从天安门前走过,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徐洪刚,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过一队队方红霄——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 从山到人,到改造世界、挑战难题的表现,歌颂祖国的成就。)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五十三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可以发言的时候。您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您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在“十六大”的东风劲吹中,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正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分析总结。)
分析:本文写得气势恢弘。模仿本文应该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进行适当的变换,不能原文原句照搬,而是有所变换、有所删节。“变换”是指把不符合新话题的句子“变换为”适合新话题的句子;“删节”指把与新话题不适宜的细节删除。同时,要对范本作文进行适当的改造,增添有利于主题表达的新的历史细节和文学细节,在原文的基础上更加加强赞颂的语气,更加加强新鲜的细节,从而使文章的鼓舞性进一步有别与原文。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钱汝梅
一声铜质编钟浑厚而清亮的敲击,穿越中华五千年悠悠岁月陈迹斑斑的记忆,穿越春秋战国的天空以及唐以及宋以及元、明、清的诗词歌赋,伴随着孔子、孟子、韩愈、李白、杜甫、苏轼、岳飞、李清照的豪放婉转,响在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响在枪之林,城之堞,军之魂,响彻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田,凝结成一句话: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同样以编钟的声音为贯穿的线索,诗词、人物、山河、风云年代……归结到“不忘历史”,转换扣题。)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那江畔行吟的诗人一声浩然悠长的叹息不能忘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位背刻“精忠报国”四字的将领慷慨悲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情景不能忘记;元军面前一曲浩气长存的《正气歌》不能忘记;拒绝领食美国面粉的那个生病文人的签名不能忘记……不能忘记那一份拳拳爱国心,一份耿耿报国志!(“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既是扣题,又是构成排比段的关键句,这是机智的写作技巧。)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瞿秋白以手中的那束野花,方志敏以身上的那份清贫,杨靖宇以腹中的那些草根,刘志丹以胸前的那块补丁,焦裕禄以窗前的那盏油灯,孔繁森以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出每一位华夏儿女心中的坚忍与顽强,唱出龙的传人的灵魂与精神。(屈原、岳飞、文天祥、朱自清不忘历史,革命先烈为国捐躯,后世子孙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此段只改动一个词。)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里山河浩浩荡荡从天安门前走过,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徐洪刚,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过一队队方红霄——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此段没有改动,但与话题紧密结合,这里所说的正是历史。)
我们没有忘记!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记着这一切,长城的每一处烽火台记着这一切,泸沟桥记着这一切……我们不但记着那曾经的辉煌和高贵,更记着那曾经的屈辱与卑贱。我们记着这一切,却与恨无关;我们记着,只是为了记着那些教训,那些屈辱的、苦难的历史,为了使历史不再重演!(为什么不能忘记历史?这段话是一个回答:为了使历史不再重演!)
看吧,那是从黄河长江走来,从泰山走来,从珠穆朗玛莽莽昆仑走来的人民,因为没有忘记历史,他们魂永在,他们魄长存。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一往无前!(从山河到人民,进一步扣题,拓展文章的意境。)
分析:文章明显从《腾飞吧,祖国》脱胎而出,可是我们在读完全文后,并不以为本文就是简单的模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原来文章在写的过程中注意了“变换”和“删节”的技巧,把一篇本来歌颂祖国的文章变成了写“不能忘记的”这样话题的文章,就像是重新写成的一般。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的有些段落直接从《腾飞吧,祖国》中拷贝过来,有些段落也不过变了一两个词的位置,而仍然与新的话题结合得严丝合缝,这除了语气、语言风格等的一致外,更由于作者巧妙的扣题手法。这正是考场作文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