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备考策略
作者:不详 时间:2006/11/4 20:10:5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650
一、重视基础,三线并进。
复习始终贯穿三条线:一是课本线,二是练习线,三是作文线。
首先,课本线。鉴于近两年高考考题都牵涉到课本内容,所以我们首先做到以本为本:结合会考复习1至4册内容,认真上好第5册的新课。而课文的学习和复习又以高考考纲为中心,结合考点有效利用教材。
其次,练习线。紧扣考纲,吃透考纲,每个考点我们都按照“考点呈现,典例精析、技巧点拨、考点练习”四步进行教学。方法上重视“典例精析”和“技巧点拨”两个环节。从具体的题例,分析做题技巧,总结方法加以点拨,又用练习来巩固。针对高考客观题减少,主观题增加的命题趋势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练习线上重视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这几大块内容,加大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第三,作文线。高三作文教学分两步走,第一步专项练习,包括审题、立意、拟题、打开思路、结构和开头收尾的技巧。完成一套有序的完整训练。第二步训练采用作文——讲评——修改——再作文的形式,使教师的讲评落到实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现作文中的问题,掌握一些作文的技巧。
二、五种课型、落到实处。
1、复习课。包括课文复习和考点复习。课文复习也是为高考服务,主要抓好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词语的音形义,课文相关文学常识,名句记诵,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积累现代文中的好素材以及诗歌鉴赏方法等。考点复习课主要分四步走,一是呈现考点,二是分析相关的近三年高考考题,三是点拨解题思路和方法,四是通过练习验证巩固和提高。通过这四步,旨在让学生对各考点形成一定的应对措施。
2、检测课。定期进行过关检测,第一次检测主要涉及已复习到的各个知识点,第二次检测针对第一次检测暴露出来的问题设计题目,形成小练习,通过纠正达到提高的目的。
3、讲评课。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基础较差的班级逐题讲解。程度较好的班级,如实验班,文科班等,我们的做法是对误答率不太高的题目,特别是基础题以贴答案的形式解决,如个别学生还有疑问,个别辅导。其它误答率高的基础题和阅读鉴赏等题详细讲解。
4、阅读课。采取开放性阅读和指导性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开放性阅读在阅览室,为了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要求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或写出读书笔记,或进行文章评价。每周上交一次阅读摘记。让学生仿句有材料,写作有素材。并教会学生整理积累内容:
(1)事实材料 (发生在身边的事,听来的事,看来的事)
(2)语言材料 (积累一些新鲜、活泼、生动的语言)
(3)思想材料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矛盾点、快乐与迷惘点,以及来自阅读或他人的新颖的思想观点,积累思想的火花)
(4)样式材料 (新颖活泼的写作样式可以以俊遮丑)
指导性阅读放在课堂上。由教师选择阅读文章印发给学生,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选文内容、篇幅、文体贴近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文章样式。既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又可以训练理解分析、归纳概括、赏析评价几种能力。
5、写作课。选择贴近生活和心灵的作文题目进行练习。作文批改和讲评采取灵活的方式,把教师从繁重的效果不大的全批全改中解放出来。大作文轮学号详批,重点讲评,每次讲评突出作文技巧的一个重点。片段作文把学生的作文选出上中下三类各两三篇,然后印发给学生再讲评的方式。大小作文讲评结束后请不过关的学生修改并重写。
三、团结协作,集思广益。
我校历来重视集体备课,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更是如此。
1 进度:我们高三语文组严格统一进度,不搞“各吹各的调”那种做法,根据各考点的难易度,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来讨论制订教学计划。
2 难题:即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商量解决。
3 分工:每个考点、各个部分练习资料汇编都有明确的分工。
四、针对实际,调整思路。
今年在复习考点时采用以下顺序:先文言文阅读,然后是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最后是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采用这个顺序的原因是:
1、高考客观题减少,主观题增加,并由知识型试题向能力型试题转变。
2、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技巧一旦掌握就不易忘记,而知识类问题则不然。
3、以往按考点顺序复习,结果往往是先细后粗,快到了高考才复习阅读,时间紧迫,常常不了了之。
以上几点是我校语文在备考上摸索的一套方法,当然,我们的经验不足,备考还有欠缺,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我们也要向各位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经验。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