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好语文
作者:靖江市斜桥中学 郑桂兰 时间:2006/11/6 12:23:4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39
一、以课本上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范本
第一年教新教材的时候,依赖着反正是农村中学,没有条件去实践的思想,只是把书上的实践活动的内容读一下,稍微点拨一下就完事,最后才发现一无所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这句话说得一点不错。后来,我慢慢地尝试着选一两个力所能及的活动去开展,学生还真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还清晰地记得开展“赛诗会”这个实践活动的情景!事先,我交代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李白诗歌赛诗会、内容——比赛朗诵、形式——男女对抗赛,诗歌由学生自己搜集,并推荐语文课代表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在活动过程中,赛场气氛既紧张又激烈,“巾帼不让须眉”。课后,我让同学们写下了本次活动的心得。至今,我还记得一位同学的心得:“今天,我才知道劳动是辛苦的,却又是甜蜜的。我虽然花了很多精力去查找资料,但我收获的远比失去的更多,我现在就差没见过李白的面了。这次活动让我懂得团体合作是多么的重要,没有大家的努力,就没有我的收获。”读后我也是感慨良深,没有这次活动,学生就不会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真是“实践出真知”!
二、在实践中学会口语交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说”是语文学习中应该培养的能力之一,我们既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学习“当一回小记者”这一内容时,我布置了学生一道作业,让他们深入到群众中去,根据人们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采访。经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收获还真不少。有人采访农民,懂得了种田的艰辛,体验到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从此不再浪费一粒粮食;有人采访教师,体验到了教师的无私,从而树立起更强的尊师意识;也有人采访下岗再就业工人,懂得了勤劳致富的道理,以及党的富民政策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等等。这次活动的收获是巨大的,给学生的影响也是深刻的,是课堂上老师几百遍的“唠叨”也难以相比的。看来,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但能够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借助节日让学生体验至爱亲情
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家长的宠爱让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意识,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回报。他们根本不能真正地去领悟父母情、同学情、师生情……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感恩”,我特意在“母亲节”那天,让学生回去帮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后来,从学生的日记中得知,有的回去帮母亲洗衣服,有的回去帮母亲做饭,有的同学做了一张贺卡给母亲……有一位学生的日记是这样写的:“我今天终于帮妈妈梳了一次头,尽管妈妈不大同意。我平时太不关心妈妈了,她真的好苦,整天为我操劳,整天为我操心,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成绩来报答她,我知道这才是她最想要的。”还有一位同学写道:“我今天第一次帮妈妈洗脚,可是她却哭了,我知道她实在是太感动了,原来父母也需要我们的关爱……”从这一次小小的活动中,我可以感受得到学生心中爱的种子已经有了萌芽,他们不会再对他人的爱无动于衷,一定会用自己的真心去关爱他人。
四、在学校团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是社会的一员,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去,要在社会中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如果用生硬的、纯理论的知识去灌输,最终可能是做无用功。由此我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
上一学期,学校组织了全校师生去上海野生动物园游玩的活动。回来后,有同学在作文中说道:“这次真是开了大大的眼界,一些以前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动物竟亲眼目睹了。动物们实在是太可爱了,人类怎么会忍心去伤害它们呢!我们应该一起去保护野生动物,让它们有一个安定而和谐的生活,也让地球这个家园更和谐更美丽!”
每年清明节,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孤山祭扫烈士墓。我总是借这个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我让他们瞻仰烈士仪容,让他们摘录烈士姓名及英雄事迹,让他们写观后感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领略先烈们的风采,继承和发扬烈士们光荣的革命传统,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贡献的志向。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在实践中学语文,学生确实能学到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综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与人交际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朗读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等,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认为这是学好语文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既能从中体会到乐趣,又能拥有情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