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老教师拄拐为学生讲完最后一课

作者:不详  时间:2006/11/15 13:30:41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785

  荥阳患癌老教师 躺在床上念课堂 
  拄着拐杖进教室 疼痛左腿抬三次
  噙着眼泪下讲台 曾脱毛衣暖学生 
  他是一名初中毕业生,但靠着不懈努力成为荥阳市第一批英语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讲台上活跃了38年。 


  然而,正当他热情工作时,突然被确诊患上了绝症,不得不离开三尺讲台。昨日(14日),他最后一次走上讲台,给孩子们讲最后一课。
  语录 
  “哪个老师家能没事儿?但徐宏波总是找理由不休假,哪怕是暑假,他也要坚持免费给孩子们补课。” 
  ——徐宏波老师所在学校校长马育功说。 
  讲课 
  10分钟左腿抬3次 
  昨日(14日)上午10时,荥阳市乔楼镇第三中学的徐宏波老师接到校长马育功电话后,赶紧让老伴给他找一套干净衣服换上,他要给孩子们再上一堂课。 
  10时21分,梳洗完毕的徐宏波,左手拄着拐杖,赶往荥阳市乔楼镇第三中学。他一进校门,一群教师和学生就迎了上来,跟他握手,向他问好。 
  “徐老师当了38年教师,突然离开讲台不适应,经常跟我说想回来教书,但他的身体实在不允许。为调节他的心情,我们特意安排他到学校上节课。”马育功说。 
  10时45分,马育功给徐宏波找来英语课本。10时50分,徐宏波走进了二年级一班教室。 
  “老师好!”学生问候。之后是热烈的掌声。 
  “goodmorning”徐宏波登上讲台后向孩子们问好,然后,将拐杖靠着桌子放下,左手扶着讲桌,右手翻开课本。 
  “同学们,先跟我把这几个单词念一遍。”孩子们跟读几遍后,开始自己阅读。趁孩子们读书,徐老师抬起左腿,轻轻活动了一下。就这样,在讲课的10分钟里,徐宏波3次抬起了左腿活动。 
  上午11时,下课铃响了,徐宏波眼睛红了,眼眶噙着泪水。他抓住拐杖,说:“同学们,下课了。”但孩子们都没有动,目送着徐老师离开。 
  “我的左膝关节是金属关节,站得时间一长就需要活动,否则小腿就肿胀难受。”徐宏波说,他站或坐的时间都不能长,更多时候是躺着。 
  昨天(14日)下课后,徐宏波坐在办公室里,不停地咳嗽,但他说:“现在咳得没以前厉害了。” 
  厄运 
  骨癌逼他下讲台 
  2003年春,徐宏波小腿常疼,并长出一个黄豆粒大的疙瘩。徐宏波说:“开始我以为是在哪儿碰的,没在意。2003年4月,我发现小疙瘩变大,疼痛也加剧了。” 
  2003年中招结束后,在领导和同事劝说下,徐宏波才到郑州看病。经检查,最终被确诊为软骨瘤(即下肢胫骨骨癌晚期),医生建议他截肢。 
  看着诊断书,徐宏波欲哭无泪,但想着家里的老人,想着学生,他还是把骨头截了,装上了金属关节。手术后,徐宏波的左腿一用力就疼,行走要靠双拐。 
  2005年10月,还没康复的徐宏波,拄着双拐重返课堂,“那天,孩子们都守在校门口欢迎。” 
  因腿脚不便,学校安排他在一楼教初一英语。植入的金属关节易造成气血不活,徐宏波每站两个小时,就要卧床或坐下休息,否则腿脚就会肿起来。不过,他的工作一点儿也没落下。 
  今年1月,徐宏波不停咳嗽,但他没在意。在今年3月的体检中,医生发现徐宏波肺部有阴影,这也没引起徐宏波的重视。但今年6月18日他改试卷时倒在了办公室里。 
  徐宏波最终被确诊为癌细胞扩散性肺癌,不得不再次住院。尽管治疗后癌细胞没接着扩散,但不能上讲台了。
  爱心 
  脱掉毛衣暖学生
  徐宏波有38年的教学生涯,他相继在荥阳市的四所中学教过书。无论学校离家远近,他都是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和学生同吃同住。 
  “哪个老师家能没事?但徐宏波总是找理由不休假,哪怕是暑假,他也要坚持免费给孩子们补课。”校长马育功说,徐老师是个不给领导找任何麻烦的人,“他把学校都当成家了。” 
  除了把学校当成家,徐宏波还把学生当他的孩子来对待。 
  有年冬天,气温骤降,徐宏波班上很多学生都穿上了厚棉衣,而一名叫鲁明的学生却冻得写不成字。徐宏波伸手捏了捏鲁明的衣服,没吭声。下课后,他把鲁明叫到住室,脱下身上毛衣说:“你穿上。” 
  “不,老师我不冷。”冻得直打哆嗦的鲁明拒绝。“小孩子不能撒谎,看都冻成这样了还说不冷。”徐宏波把毛衣穿到鲁明身上后,又去上课了。 
  “他办公室里的教辅材料和中学生杂志是最全的。”和徐最熟悉的楚谚杰老师说,“徐宏波每年都自费订阅《英语报》等,免费给同学们传阅。” 
  榜样 
  病中依然念课堂 
  徐宏波的父亲今年85岁,一直跟着徐宏波生活,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患肺癌。“他年龄大了,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徐宏波很乐观地说。 
  徐宏波还说他很对不起妻子。让他最感内疚的是1997年5月,当时正值农忙,他却在镇里改试卷,妻子不慎从房顶上掉下来,摔断六根肋骨。 
  因养活老人和自己生病,徐宏波家十分拮据,尽管社会各界给他捐了一些钱,但相对于高额的医疗费用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今年10月24日,郑州市副市长龚立群听说徐宏波的故事后,当天到油房庄看望徐宏波,一再叮嘱当地官员,说徐宏波是教育战线上的楷模,要切实照顾好他。 
  “老在家待着心里难受,我得备好课,随时回校给孩子们讲。”尽管徐宏波已不能到学校上课了,但他还是经常看以前教过的课本。在他的床头,依然摆放着中小学课本,还有中小学心理学方面的书。他说:“给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印象 
  村民眼中状元郎 
  徐宏波生于1951年,家住荥阳市乔楼镇楚堂行政村油房庄村民组。 
  1968年,17岁的徐宏波初中毕业后,因当地教师紧缺,他开始在罗圈村中学教物理。工作中,低学历的他尽管遇到了很多难题,但都一一克服了。 
  1977年,根据教改需要,罗圈村中学开了英语课,却没英语教师。徐宏波毛遂自荐,被校领导批准。为了学习,他常骑车到郑州买英语书。 
  1984年,徐宏波参加成人高招,成为河南大学英语本科函授班的首批学员。因家境贫寒,他带着行李,骑自行车到新密、郑州、新郑、中牟等地的函授站听课。 
  1989年,徐宏波取得英语本科学历,成为荥阳当时仅有的四个英语本科生之一。“他太聪明了,听广播都能学会英语,是我们村第一个状元。”油房庄村民刘老汉说。(记者 王文凯 熊玉伟 通讯员 高朝阳 文 邓万里 图)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爱心永远 于11-16 12:17发表评论: 第1楼
  • 中国教师的悲哀,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