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教师“试用期”的感悟

作者:周巷中学 陈意科  时间:2007/2/2 22:04:5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817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是我进入教师岗位的第十三个月了,我也由一个“试用期”教师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新教师。在过去的一年里,感觉“试用期 ”这三个字一直在我脑中盘旋,因为一旦“试用期 ”表现不合格,那就意味着不能转正,这对自尊心很强的我来说,绝对是一个电闪雷鸣般的打击。因此,这段时间我很努力,也认为自己在教学上获得了不少的收获,但也清楚自己曾经走入过不少误区。
      在“试用期 ”期间,我感觉培训很多,听课也很频繁,而培训和听课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素质教育和新课 标理念的,什么“先进的教学方法”、“成功的科研成果”、“新课改”、“师生双边互动”等等很多新的教学名词不断在我的脑中涌现。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新课标理念改革,新教师就首当其冲,我 “义不容辞”地开始实施我的“计划”。为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和活跃,能让语文课有盎然的生机,曾经在我的语文课堂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但结果我却发现,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记得我上《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朗读,希望通过表演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人物性格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结果,有些学生直接拿着课本读了一遍,有些学生用土话胡讲一通,甚至有些学生一上台就说不出话来,几乎是收不到任何效果;我也试过让学生上讲台讲解练习,希望他们能够去认真分析解题思路、方法及技巧,但是学生上台都支支吾吾,基本上讲不出什么东西来;为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也安排过一周一次的即兴演讲,但是,大多数学生一上讲台没什么好讲,即使能讲点东西讲出来,那也大多数关于明星、娱乐性的内容,什么“超级女生”、“莱卡我行我绣”、“好男儿”等等,谈到这些的时候,学生虽然有说有笑,但对学习起不要了多大的作用。
      前段时间,我在一本语文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课堂教学的,里面讲到了“活动式”、“填鸭式”的课堂活动。这才发现,原来我的课堂就是用“活动式”取代了“填鸭式”。我知道传统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都被固定在一个狭小的教室内,教师的任务只是把教材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 这种教学方法明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因此,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我便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但由于有些自己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活动式”教学的理念、操作规程,且在平常课堂教学中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再加上经验积累不够,在课堂上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结果只能是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有的活动甚至变成了“活闹剧”。
      试用期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仍然是一名新教师,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希望随着自己不断增长的教学经验,能够真正做到课堂上师生之间积极有效的双边互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