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三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作者:胡健  时间:2007/3/8 19:15:0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032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今天,离高考时间还有90多天。随着高考时间的一天天逼近,孩子们明显的感到压力,心情紧张。同时,家长也感到焦虑。难怪有人说,高考不光是考孩子,也考家长。面对这样大的压力,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长该怎么办呢。曾经有个高三的学生说:看到周围的同学每天都在忙,突然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复习语文的时候却总想着数学,复习数学的时候却又想着英语,心里怎么也静不下来。特别希望每科老师再把知识系统地讲一遍,可是时间不允许;恨不得赶紧考试,或者拖延一段时间再考,再多些时间复习。你看别的同学都在看书,他们真的就没有你所有的苦恼吗?他们其实和你一样,也不一定能看进去。如果你看不进去,就休息,什么也别想。
  考试的成败,知识水平固然起决定作用,但心理素质的好坏也是不可忽视的。考场犹如竞技场,在参赛各方技术水平不相上下时,谁临场的心理处于最佳竞技状态,谁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谁就能赢得比赛的胜利。要为高考创造“最佳心理状态”,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端正对高考的认识
  正如有一条广告中所说过的:“世上有无数个门,不是每一扇门都打得开,也不是每一扇门都打不开。”这种认识越深刻,情绪就越稳定。高考复习含量比较大,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经常出现困难,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因缺少成就感而丧失信心。作为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要经常对他们说: “你尽力了,就是好样的!”、“你尽力了,就会无怨无悔!”要告诉孩子:每个考生都有考试焦虑,不光是你。你要做的就是不要把情绪不好当作自己不努力的理由,尽量减轻对自己内心紧张的关注,而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学业上去。 
  二要降低对高考的期望值
  在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一定要树立起高远的志向,正所谓是“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但越是临近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就越是要降低对高考的期望值,不要因为过高地苛求自己而丧失自信。正确评估自己,确定适中目标,增强必胜信念。考生要客观地估价自己,既不奢望出现考试“奇迹”,也不低估自己的实力。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稳定情绪,鼓励孩子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准确的估价,通过复习,实事求是地将自己的学习做一总结,不急躁、不气馁、不抱侥幸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要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容易使考生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这势必会影响考试成绩。上面所说的压力,有的是客观存在,有的是自我加压所致。不管外界压力有多大,考生关键是要提高自制意识,要逐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要把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逐步做到善于在紧张的环境中放松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和休息,使孩子在生理、心理方面能自我调节,要安排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使每天的复习内容和休息都井井有条,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休息的方式可按各人情况而定,听听音乐、散散步、做做操都可以。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习方法的科学性是复习效果的关键。有的学生另起炉灶一门心思地补习曾经落下的知识,与老师的主旋律越离越远。有的学生则陷入茫茫题海,失去了复习的主动权。如何有效利用复习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呢?
  第一,紧跟老师的节拍。只有跟着老师你才能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总复习阶段,老师将知识化整为零,复习一个阶段考核一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相对成绩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在群体中的位置。
  第二,预习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每天上课之前都要对老师即将讲的内容有明确的认识,提前预习老师上课要讲的专题,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难点和重点,上课时有张有弛地配合老师的节奏。如果讲卷子,也一定要做过,这样对自己不会的题印象才深刻,课上抄老师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第三,归纳是飞跃的基础。要想收获自己的成果,就一定要善于归纳,如果仅做题是无法实现质的飞跃的。在做题的过程中归纳题的不同类别,题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善于归纳和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段知识一共有多少个题型,各个题型以怎样的方式设问,如果你归纳出来了,在考试中就没有了畏惧感。
  当代中国的青年学生,不经过高考的洗礼,他的人生将是不完整的人生。当地中国的家庭,不经过家有考生的经历,还不能算是有经过考验的家庭。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热情支持孩子积极备考,苦战100天,去等待高考的丰收吧!
  最后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美满幸福!教育孩子成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