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实”字落实处

作者:湖南省宁乡县第四高级中学 胡健  时间:2007/3/17 18:46:5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58
  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育人,教学生做具有健全、高尚人格的人。高尔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最伟大的事业是在世界上做一个人。”做一个人,意味着正直无欺,真实无伪,傲然挺立于人世间。而教育学生做一个“真实无伪”的纯粹的人应该说是当代教育者“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一大体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的确,做实在人,说实在话,办实在事,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谋求发展的基础;相反,一个做人虚伪,办事浮华的人,也许暂时能得到一些欲望的满足,但他会像一朵浮云,也许终生不能把脚踏在地上。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时候,首先要教育学生做到一个“实”字。
  第一,做人要“诚实”,要守信用。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诚信被视为“道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本”,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它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给我们每个孩子的心灵播下了一颗“诚实”的种子,但这颗种子在很多人身上没有开花,也没有结果。请看两则消息: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方面内容;
  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语出惊人:入世,国人必须增强两种意识,一是诚信意识,二是规则意识。
  这些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这个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国度的公民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点不诚,而至于有点让人不信了。现在国内外流行一种说法:21世纪的人才,掌握外语、电脑、汽车是通行证。这是从技能方面而言的,从品德方面说,诚信才是一张真正的通行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高度文明的社会,诚实守信,走遍天下;不诚不信,寸步难行。所以,今天我们的教书育人者,必须满足社会需求,把教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作为一项首要任务。
  第二,做事要“扎实”,要讲实效。我们经常会遇到家长问,为什么孩子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的,我们也经常给学生打这样的评语:学习浮在表面上。其实这些就是做事、学习不扎实,不讲究实效的表现。人浮于事,甚至为图表现而做事;为读书而读书,甚至为兴趣而读书。于是,座位底下的废纸可以熟视无睹,水龙头坏了,水哗哗地流可以充耳不闻,抄袭作业可以理直气壮,因为这些都是必须要动手动脑做的实事。中国有句古话叫:求人不如求已。其中一个方面的意思是说人要自力更生,要用自己的双手,开垦出一片天地。无数成功者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主要不在其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其有多好的环境,而在其是否具有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的精神。
  那么,怎样让一个“实”字落到学生的实处呢?
  1、给学生说实话营造氛围
  “人性本善”,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一出生下来就只会讲假话,“童心出真言”应该说我们的学生一开始是最实事求是的,但面对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年幼的孩子不知道的、不会的、不懂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他需要探索、他渴望知道、他希望自己能干,在孩子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由于无知而形成的一些错误,这本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而我们的有些父母及老师对孩子缺少了解,只会站在成人的立场上评价孩子的行为,或者脱离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当孩子达不到要求而说了谎时,父母及老师又不能以民主、平等、友好的态度去体谅孩子,更不能耐心细致地对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而往往采取训斥或打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想到的办法是编造一些假话,以求蒙混过关。因此,要让孩子说实话,父母及老师要创造一个让孩子说实话的氛围。
  首先,要真正了解成长中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到学校本是来受教育的,如果孩子十全十美,也就用不着来教育了,老师的责任是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积极地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和怎样做。
  其次,一旦孩子做错了什么事,一定要理智地加以处理,不要只是简单粗暴地训斥,这样只会造成孩子的恐惧感,而不能从错误中学到该学的东西。一旦孩子有了恐惧感就不会说实话。
  最后,给孩子的要求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你的要求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才能不看你那张失望的脸。
  2、使学生从实效中得到快感
  高中生活是紧张有序的,严格的作息时间制度对那些做事效率高的学生来说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但对那些做事拖拉,不讲实效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痛苦,每天在忙碌紧张恐惧中度过,怕迟到,怕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因此要教他们如何运用统筹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如何运用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对学习生活感到得心应手,从而感到生活充实,学习愉悦。
  3、 做学生言行务实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先模仿的对象,一个爱占小便宜的妈妈,身后可能会跟着一个顺手牵羊的孩子,一个经常言不由衷的父亲,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话有时也闪烁其辞。
  教师,可以说是学生一生的最大影响者,作为教师要重视在教育过程中的言传身教,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表情、与同事的交往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地上的一张纸屑拾起来放进垃圾桶,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无语的教育,按时上课,及时批改作业,遵守纪律,服从安排,本是教师应该做的事,却在学生心眼里树立了无形的榜样。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得好:“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因此,为人之父母、为人师表者一定要做好孩子们务实的表率。
  4、 制定出学生落“实”的常规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常规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如:
  (1)、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遵守与别人的时间约定;
  (2)、不说谎,对老师和家长要讲实话,不欺骗老师和家长,不欺骗同学;
  (3)、学习要诚实,不要不懂装懂,不要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
  (4)、答应别人的事要兑现,做不到要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5)、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
  (6)、自习课前五分钟要制定出本堂课扎实的学习计划,计划要落到实处。
  最后我谨希望我们这些肩负时代使命的教育工作者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学会“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使他们的人生在实实在在中结果出丰硕的果实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