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德”与“得”

作者:佚名  时间:2007/3/21 17:01:4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98

  现时的学生崇尚张扬个性、突显自我,上语文课绝不满足于一味听教,或局限于“照本宣科”,他们喜欢自主发言,那我就投其所好,特意留出课前五分钟演讲时间,让其自由发挥,演讲的同学各抒己见,更有富创意者赢得一阵紧似一阵的掌声,这种热烈的反响使这一环节成为每天上课前最为同学所期盼的。直到今天,同学们演讲的话题日趋深入,创意层出不穷,已超越了我想借此提高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作文素材的初衷,倍感欣慰之余,有所了悟。
  我们一直都提倡贯彻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但属于原始手段的“课本搜索”对学生而言已属老套,学生近乎麻木的状态表明他们的思维意识中抗拒老师 “施”给的“德”,而对通过自主途径得到的“德”才会乐于去“受”。
  那么学生的演讲中渗透了哪些“德”的闪光点呢?
  例1.  题目《网络受害者——小胖》
  学生用powerpoint的形式展示一个中学生,一回头被人拍下了一张照片之后的遭遇,此后,他的头像被安放到各种各样的图片上,他不小心成了网络社区中的第一个图片明星。小胖的照片被某位好事者修改后放到了网上。一系列好事者就参与到其中。于是小胖变成了蒙娜丽莎、林黛玉、哈利波特;变成了依偎在尔康怀中的紫薇,变成了《泰坦尼克号》里与杰克譜写荡气回肠的爱之篇章的凯特……这些脍炙人口、甚至不乏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的脸换上了斜眼严肃的小胖。曾几何时,一个网友的恶作剧现在已经让这个现实生活中平凡的小胖走上了国际互联网,在Google上只要搜索“the famous fat boy”,就能在世界各地的网站上看到我们小胖的身影,但是在这些网站上除了最常见的“funny”一词外,我们还能从中找到什么……
  学生对此现象表现出了他的担忧:“当小胖看到网络上自己的照片被变换为数个形象的时候,可能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一张穿校服的普通照片会使自己成为网络论坛上的“明星”。似乎大多数普通人都不希望像小胖这样被无辜地 “库索”,但是面对数码相机的泛滥性增长,以及电子相册的流行,没有一个人能保证自己的照片不落到“库索族“的手中……”
  担忧之后便是审视:“好事者的所作所为首先不会考虑是否侵害了别人的肖像权,而是考虑自己的一系列行为是否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我乘机跟进:“形象之所以被称为古典,首先是因为我们正视它,正视就是尊重,而我们对小胖这个身边的普通人是不是也应该予以同等的尊重呢?”
  点评:学生选择这个内容,其一是否定“网络好事者”的不道德行为,其二是提出对人的态度问题,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对普通人的尊重。
  例2:题目《2008年美军进攻北京失败原因解析》
  学生以虚拟了一场美军进攻战,以美军进攻北京频频受挫作背景揭示了北京的交通隐患,居住人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乱收费,以及物业公司的服务不到位等较普遍的不良现象,诸如:
  (1)八十二空降师在通过四元桥时由于桥梁质量低劣,重型装备的驾驶员不敢通过,而在三元桥面对让人晕头转向的36个红灯和数小时的堵车,士兵们纷纷被太阳晒得中了暑。
  (2).我军机械化部队进城的一路上连查养路费的也到处设岗要交钱,而且收费人员素质低下,分不清美元和人民币,不论什么钱都要同样的数字!令我军视进城为畏途。
  (3)第四师部队在进入王府井商业广场时也遇到麻烦。上至总经理、副总经理,下至保安,清洁工似乎都是当兵出身的,一句不合就动手打人,且格斗技巧很强!这种全民皆兵的战略让我们的士兵避之唯恐不及。
  (4).谍报人员在战前一星期就潜入北京海淀大运村,希望将京A牌照的摩托化民兵师的兵力布置情况报告总部,谁知道使用物业声称的100兆宽带进行网络通讯时,区区2M大小的防空图照片发了4天还未发完!当战斗结束时,欢庆胜利的市民被告知:多亏了房产商和网络供应商的杰出贡献,城市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点评:学生列举这一系列美军频频受挫的事实,让人忍俊不禁之余促使我们对生存现状予以反思,在“外国人”眼中,国人及周遭的种种不堪一下子被放大了,环境也是人创造的,所以问题的根源仍是人,学生的这个切入点尖锐地揭示出人的素质问题,也让我们审视自身,从自我做起,注重“修身洁行”。
  例3.学生展示水的各种形状的结晶图片,告诉我们“水能听也能看,它们是有感觉的”。
    当水在看到文字表达的感谢时所形成的结晶很漂亮。由此不难看出,水对美好的事物是很喜欢的;把看到“妈妈做的饭”的时候水形成的结晶和看了“方便食品”后所形成的结晶对比,不难发现,妈妈的饭菜是得到水的认可的。
  水在听《天鹅湖》,当它听到了天使的旋律,它形成的结晶是环状的,犹如天使头上的光环,当听到恶魔来了的旋律时,严格来讲,结晶在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形成,它现在的状况和污水的状况无二异。由此观之,水多对具有攻击性的事物抵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因为不快经常会说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话语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当水听到这些话时全都没有形成结晶,画面给人很不安的感觉。
  最后一张图片给人印象至深:那是经过人们真诚祝福后的污水所形成的结晶,有一个研究水体污染的科学家在一次观察过受到严重污染的水体样本以后突发奇想,他请来一位牧师为水祈祷,当他再次观察水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水形成了结晶。
  对此学生感触颇深:“可能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但只要我们够真诚,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让我们感谢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原谅别人对我们的过错。只要你心中充满爱与感谢,肯真诚的对待一切,连水都为你所动容,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会不为之动容的呢?生活也会向你展现它最为美好的那一面!!”
  点评: “水的结晶”照亮了人们内心的阴暗角落,尤其借学生之口呼唤真诚,他们纯净的心对我们成年人莫不是一种透视,敦促我们从内心深处滤掉杂质。真诚在当今的社会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它能荡涤人们日益膨胀的功利心灵,唤醒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良知,
  纵观学生的演讲,无一不是视角独到,涵盖面广泛,且富有“公益”意识,他们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八爪鱼般的触角探索到大千世界的各个角落,由此可知学生对“德”的感知、体悟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它的意义远比特定在课堂,局限于书本要深广得多。
  在学生的自主德育教育活动中,受益的不只是自身,还有我,谁说教师的专职是单向的教书育人?她同样可以有来自于学生的收获,而我的“得”更有对特定身份的价值审视:只是我的灵机一动,由此创造了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就在我的眼前展开了另一片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天地,就得到学生如此慷慨而珍贵的馈赠,我何幸得此厚礼?只因为我是教师,我引导他们做了一件他们想做、爱做的事,也因为我是教师,我有责任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爱,更要想之所想,爱之所爱。

  二十四中    孙小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