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儿女的做人境界
作者:王颖 时间:2007/3/28 11:39:2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699
下午3点零5分,在吉大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六楼车间,一个发威的女人大声喊道:“全体工人跪下!”
这咆哮像晴天霹雳炸响在每个员工的心头。他们茫然相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一个女工由于连续超时加班并患了感冒,违反了公司休息时要一律列队离开车间的“规定”,在自己的工位上打起了盹。
工人们不知详情,心里想:你让加班,我们就加班;你让列队休息,我们就列队休息。凭什么叫我们下跪呢?所以开始没有人执行女老板的命令,都还是直愣愣地站在那里。
女老板见工人们没有下跪,感到失掉了面子,气得脸都变了颜色。她顺手操起一块电机线路板,向那位违反“规矩”的女工头上砸去。
然后,她前冲几步,一把抓住那个女工的衣领,恶狠狠地说:“你给我跪下,谁让你在这里睡觉的?”
电路板掠头而过,再加上女老板恶狠狠的模样,这名女工惊呆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全体都跪下!若有一个不跪,就让全车间的人永远跪着工作。”
善良的山妹子这时意识到是自己闯了祸,连累了大伙。加上连日的劳累,双腿发软,被老板在肩上一压,下面踢腿的情况下,“扑通”一声跪倒在坚硬的水泥地板上。
很快,虽然都不情愿,但一见老板那不可触犯的淫威,一个接一个都跪了下来,所有现场的120多位工人,就这样陆陆续续地跪地,那场面,叫人压抑得透不过气来。
然而,在这片跪倒的人群之中,有一个人像鹤立鸡群那样还是站立着。他,中高个头,体魄健壮,眉毛拧成了麻花,双眼里流露着不屈和愤怒。
“你为什么不下跪?”
女老板用手指着这个惟一不肯下跪的人。
“你没有什么理由叫下跪!”他冷冷地说道。
这个不肯下跪的年轻人叫孙天帅,当时24岁,高中文化,是河南南阳邓州市的一个农民工。他从勤杂工、装配工、浸锡工干起,再到技术修理,恰好在今天老板正式提拔他为拉长之职。而他的工资,也从370元、400元、510元、800元、900元,一直上升到1300元,如果当上了拉长,那就是1750元了。说实在的,老板对他不薄。不仅去年批准他回家探家,而且今年又让他住进了公司的单间,享受人事部长一级的待遇。他曾暗下决心,要好好为公司效力,报答这位女老板的知遇之恩。
这个韩国的女老板叫金珍仙,30出头年纪,她脚登高跟鞋,上穿红衬衣,下着黑短裙,后脑勺绾一个拳头大的发髻,本来还是个风度绰约的丽人,当时却难看得很,因为鼻子和眼睛都错位了。
第一个下跪的女工叫阿柳,只有16岁,来自广东韶关偏僻的山村。因父亲患肝病去世,母亲受不了孤寡和贫穷远走他乡。她只得从即将毕业的初中退学,回到家中务农,并照看奶奶、弟弟、妹妹。来珠海,就是想挣点钱,供弟妹上学。谁又料到,这里干活不是8个小时,而是10个、12个小时,她年幼,觉不够睡,如此强度的劳动下怎能吃得消呢?
她懵懵懂懂地跪下了,其他工人也都照样跪下了,惟独这个孙天帅同女老板唱开了反调。在这种时候,女老板的矛头全集中到了孙天帅身上。
眼见得这场较量一触即发,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人事部长连忙站出来调停,他拉着孙天帅小声央求道:“天帅,老板对你这样好,你给她一点面子吧!”
“给她面子?她为啥不给咱们面子?你是不是中国人?”
孙天帅的话,像一根鞭子,不仅抽在人事部长的脸上,也抽在全体下跪的职工的脸上,跪下的职工表情各异,有的羞愧,有的不安,有的在为孙天帅的倔犟担心。
孙天帅这时挥动手臂,对下跪的工友们高喊道:
“你们跪什么?她不就是炒我们的鱿鱼吗?”
“我是中国人,死都不跪!”
金珍仙更加暴怒了,她也歇斯底里地吼道:
“不跪给我滚蛋!”
金老板话音刚落,孙天帅一手撕掉衣服上的厂牌,一脚踢开凳子,昂着头离开了车间。
后来,不少下跪的工友深感于孙天帅的民族气节,他们也纷纷离开了瑞进公司,这其中就有阿柳。
在孙天帅的带头下,他们写了一份《投诉书》,递交给珠海市劳动监察大队,没有引起重视。他接着又向珠海市人民广播电台投书。
他的《投诉书》,引起了珠海市人民广播电台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还将这个事件定名为“3•7罚跪事件”。该台殷副台长立即到瑞进公司进行采访核实。编辑关玉婷、吴彤等人,连夜写出了《金老板罚一百二十多名中国工人下跪》的新闻稿件。当“市民热线”节目播出后,立即像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一样,全珠海市震动了。
关玉婷是电台第一个接待孙天帅的人,据她说:“第一次见到孙天帅,他很憔悴,头发发黄,可能是营养不良的原因吧。临走时,眼里充满了期待的目光。他棱角分明,说话恳切,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有骨气的汉子。”
驻守在珠海东南伶洋岛上的一位解放军班长,在听了广播后给珠海市电台写了一封信:
“当听到金珍仙凶神恶煞般冲到一名女工面前,强迫她‘跪下’的广播后,我真的想哭,想骂娘,想用脚踢这个女人。我心里真的很苦涩!这使我想起了在高中书上读的《包身工》。惨淡灰暗的旧中国,我们在洋人眼里究竟算个什么?而60年后的今天,外国人竟然如此在中国工人面前又演出了惊人相似的一幕,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在洋人的眼里到底算个什么?谁敢设想,我们中国老板能罚韩国、日本或美国工人下跪吗?敢侮辱他们的人格和国格吗?120多人下跪已成事实,这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太不相称了。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名中国人直直地站着。同时,他一面大声地质问:‘我为什么要下跪?’一面愤怒地喊:‘你们是不是中国人?!’我素不相识的中国打工仔,一个站立的中国人,一个敢于说‘不’的中国人,一个威武不屈的中国人,我们为你而感到骄傲!然而,中国千年文明铸就的‘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士可杀,不可辱’的精神跑到哪里去了?”
随后,《珠海劳动报》经过自己的采访,又发表了一系列的报道。这个罚跪事件,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气愤。
4月2日上午9时,《中国劳动报》记者刘渊源,随4名劳动监察员驱车到瑞进公司,责令金老板向中国工人道歉。
不知是她的头脑与其他人的头脑生得不一样,还是有其他精神问题,这个信基督教的金老板竟然说她这是一种爱工人的行为:“罚孩子下跪,纯粹是爱的表现。”“两年多来,我对工人们那么好,没想到他们竟那样对待我,我真的很伤心。”在上午10时召集的200多名工人大会上,金珍仙把自己比成了基督,满口说的是“爱”的语言:“罚做错事的孩子下跪,在中国和韩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在韩国打做错事孩子的手板、屁股或罚跪,纯粹是爱的表现,因为出于爱心,我才罚你们下跪的。”工人们从她的全部话语里没有听到“道歉”两个字。工人们不干了,他们向她面对面地进行了责问。
金珍仙的最后做法更加不光彩,她坚决不肯说出“道歉”二字,在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又无法下台,只能一逃了之。临走之时,她不仅拖欠了100多万的员工工资,而且欠下了中国厂商2000多万的贷款。甚至她连工厂里除了流水线皮带之外的所有机器,都一运而空。
对于金珍仙的所作所为,连其他韩国企业家都看不下去,认为她玷污了韩国人的人格,便自掏腰包,凑钱给瑞进公司的工人发了路费,才算稀里糊涂解决了该公司的“后事”。
而孙天帅的后来呢?
河南少康集团总经理寇万斌及其全体员工,用极为隆重的方式接纳了孙天帅,继后,他又将他送入了河南郑州大学。寇总说:“我一生办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接纳了一个不肯向外国人下跪的孙天帅。”
孙天帅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报社,成为一名记者,他的念头就是要为这个世界打抱不平。
(选自《中国民工潮》)
1.对上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篇材料丰富、具体感人的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特点是既有文学性,又有新闻社。
B.题目“黄河儿女的做人境界”,既扣合主人公的籍贯,又突出了北方人的性格,暗含作者的赞扬敬重之意。
C.作者灵活使用了多种叙述顺序:以顺叙为主,兼用倒叙和插叙,既清晰顺畅,又有曲折变化。
D.文章使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特别是作者联想到《包身工》,并质疑中国千年文明刚义精神的失落,收到了振聋发聩、发人深思的效果。
E.文中多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物、渲染了气氛。
F.文章材料丰富,但因为作到了脉络清晰、详略得当,并无繁冗之感。
2.文中加点的“规定”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写出你的理解。
3.文中划横线的两处材料,分别有什么作用?
4.看完这篇文章,你想对孙天帅说什么?请拟写一幅对联送给他。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黄种人最多的是中国人,
中国人最多的是农民工,
农民工最多的是老黄牛,
勤劳善良再加牛的温训,
铸成了现代版的包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