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34
- 资源简介:
约2770字。
《孔乙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快速阅读,梳理故事情节,结合社会环境,了解孔乙己的命运变化。
2. 关注文中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孔乙己的人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3. 立足叙事视角,分析不同人物的“笑”,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重难点
1. 关注文中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孔乙己的人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2. 立足叙事视角,分析不同人物的“笑”,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重难点入:
“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明显,有大家风度。”
——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
二、作者简介: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等。
三、学习活动
任务一:熟读课文、理清情节——寻“笑”。
孔乙己的人生是一个悲剧,但是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了“笑”,请找出,说说人们笑的是什么?寻找文中描写“笑”的段落及语句,并概括归纳。
明确:1、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
2、笑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挨了打;
3、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
4、笑孔乙己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
任务二:再读课文,分析形象——辨“笑”
孔乙己真的可笑吗?寻找正面与侧面描写孔乙己的相关语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揣摩人物心理,完成下列表格。
原文语句 手法 形象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外貌描写 生活贫困、穷困潦倒、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低、不甘居下层、自命清高、爱慕虚荣、轻视劳动人民
举例分析:
1、外貌描写。
原文: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身材很高大:有劳动能力;
时常夹些伤痕:因穷困而偷东西常被打;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年龄较大、贫困、懒惰成性、四肢不勤。
2、语言描写。
(1)“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2)……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
(3)“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写出了他自命清高、迂腐可笑、自欺欺人。
3、神态描写。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