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同步练习9
- 资源简介:
约4410字。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的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而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
B.杜甫的《客至》开篇描绘了草堂春水绕舍、群鸥常伴、无人到访的环境,凸显了诗人日常生活的无趣和苦闷。
C.黄庭坚在《登快阁》中感慨知音难觅,借用“朱弦”和“青眼”两个典故抒情,使诗歌语言精练含蓄。
D.《临安春雨初霁》写所做之事无非是闲作草书、细乳分茶,长夜不寐和日中无聊暗示了诗人的郁闷和惆怅。
2.《拟行路难(其四)》中,“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想说明什么哲理?
根据课内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
A.杜甫的《阁夜》,抒写了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
C.《夜归鹿门歌》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我”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我”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
D.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比喻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技盖至此乎 B.善刀而藏之
C.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5.下列四组划线词中,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刀刃若新发于硎 赵尝五战于秦
C.不赂者以赂者丧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D.诸侯之所亡 此天之亡我
6.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
A.所当者破,所击者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来
李 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①啼寒素②。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