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实录3
- 资源简介:
约6780字。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师:《背影》预习过了,从课文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生:父亲对我很照顾,送我去车站,给我买橘子。我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作者以前对父亲不理解,后来被父亲的背影感动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
师:关注了课文的核心事件,发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很好!有没有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或者觉得文章中有些内容其他同学可能不太重视?
生:我看了一些资料,好像说这篇课文不是赞美父爱的,但我读不明白那些资料上的观点,我觉得作者就是在回忆父亲对自己的爱。
师:你读的应该是当代研究者的文章,这其中涉及新文化运动以及朱自清家庭纠纷等背景性知识,一会儿我们会探究的。
生:课文最重要的内容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作者已经20岁了,父亲为什么不让作者去买,而是坚持自己去买?
师:这是个问题,课文中确实说了,“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行为的?
生:我觉得可能是父亲觉得我买不好,也可能是他习惯于主动做事。
师:或者也因为在父亲的心目中,作者始终是小孩子,是需要他呵护照顾的对象。哪位同学再谈谈,你觉得学习《背影》时最该关注的内容是什么?
生:应该懂得理解父母对我们的关心。
师:你关注的是课文的教育意义。如果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角度看,最该关注什么?
生:应该学习课文中的描写。
师:哪些描写?表达要尽量准确。
生: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描写,我觉得动作写得很好,需要学习。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应该重点关注。因为文章写的是两年多时间中发生的事,但只集中写了买橘子这很短时间内的故事,其他的仅三言两语地介绍一下。
师:很好!你关注了文章的结构与详略安排。只是,你为何认为写的是两年多时间?
生:课文第7段中写了,“最近两年不见”。
师:前面还有一个句子呀,“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文章的时间跨度,应该是“买橘子那年”加上“近几年”再加上“最近两年”。实际上是八年时间,买橘子是1917年,写文章是1925年。
二、细节研读,辨识手法
师:《背影》中,最打动你的内容是什么?请把它读给大家听,然后陈述被打动的理由。
生:最打动我的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内容。(生读该段)父亲自身行动艰难,却为了我而来回受累,我从中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是被这段内容打动的?举手示意一下。(环视班级后,提问两生)你被打动的原因是什么?
生:作者写得很细致,我好像看到了父亲爬月台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