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同步练习16
- 资源简介:
约9170字。
9.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情景默写
1.声声慢
(1)《声声慢》中使用了一连串叠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把词人内心的悲哀、孤独、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 , , 。”
(2)《声声慢》中描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是:“ , 。”
(3)《声声慢》中写晚风寒气逼人,淡酒难敌,含蓄地道出了词人想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心情的诗句是:“ , 、 !”
(4)“ , , ?”三句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面对花凋花谢的感慨。
(5)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句子是:“ , !”
(6)《声声慢》中词人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凄苦的诗句是:“ , 、 。”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请看两首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减字木兰花》)
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阐发议论结合完美,叙述人物经历身世,为阐发做铺垫;作者议论阐发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物“美”的内涵,指责造就这尊“美神”的乱世。
B.作者认为甜蜜的爱情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灵感也丰富了她的词作内容,从她早期的诗作宛然可见她迷人的风姿。
C.乱世中美神的美,不仅在容颜的美、自信的美、心灵的美,更在于才藻的美、独立不迁的美。
D.国家不幸词人不幸,多灾多难的乱世成全了李清照,她的作品之所以到达了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她超越了一己的愁怨,把山河破碎爱巢倾覆的痛楚融入了诗作。
3.文章开篇说“她被当做了愁的化身”,请简要探究分析:这个“愁”有着哪些具体内涵?如此评说有何意义?
三、混合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