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同步练习35
- 资源简介:
约7540字。
9.2《项脊轩志》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责;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材料二:
项脊轩志(节选)
归有光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B.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C.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D.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与材料二中“吾妻来归”两句中的“归”字含义相同。
B.“而必精以旨”与“夫夷以近”(《游褒禅山记》)两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C.“是岁南方旱”与“是鸟也”(《逍遥游》)两句中的“是”字含义不同。
D.“述诸小妹语曰”与“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两句中的“诸”字含义不同。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梅圣俞为了得到这篇悼妻的铭文,除了亲临欧阳修的家门,还一年中给欧阳修写了七八封信,非常执着。
B.谢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又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堪称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谢氏关注百姓疾苦。
D.归有光亲手种下的枇杷树,现在已亭亭如盖,睹物思人,作者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痛失爱妻之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②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追诸父异囊,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