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同步练习17
- 资源简介:
约7300字。
9.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本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三首词都是如何借景物来抒情的?
2.下列对《声声慢》(节选)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起句连用七组叠词,“寻寻觅觅”写词人国破家亡、夫死己寡之后的精神失落,独身彷徨之情状,“冷冷清清”则写时世、境况之凄清冷寂。
B.“三杯两盏淡酒”,酒并非酒淡,只因作者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这是一种主观感受,意在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
C.本词采用多变的抒情手法,通过铺叙,把多种表达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表现出多侧面、多层次的深刻细腻的感情。
D.作者一个人寻觅无着,酒难浇愁,晚来风急,当看到大雁飞过,想起了旧时相识,这就稍稍缓解了思乡的惆怅。
二、语言表达
3.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祝喜欢李清照的词,尤其喜欢其笔下的“黄花”意象。他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哭泣的黄花”,借此抒发一种淡淡的忧伤。然而老师阅罢,把“哭泣的黄花”改为“哭泣的易安”。理由是:黄花无知无觉,又如何能“哭泣”呢?
三、情景默写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 , ” 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小刚在学习历史时,发现人们很少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于是摘抄了杜牧《阿房宫赋》中的“ , ”来警醒自己。
(3)在古代诗词中,作者常借“菊”的意象来抒发不同的感情,如《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 ”,暗示词人的落寞惆怅;《饮酒(其五)》中的“ ”,却表现了诗人的怡然自得。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范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