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们的学习》练习5
- 资源简介:
约8540字。
2.1《改造我们的学习》练习
一、作文
1.请仿照课文《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部分的结构,以“改造我们的学习方法”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300字左右。
二、小阅读
2.如果把第二部分看作一篇独立的议论文,它的结构层次怎样划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
4.《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第二部分已经谈到“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第三部分为什么还要“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请简要分析。
5.《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为什么当时的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者在研究历史时也是“言必称希腊”?
三、判断题
6.判断下列加点成语使用的对错。
①一位“专家”在电视节目中推荐的药品、保健品、食品屡上销售黑榜,这位假专家被揭穿后,已成为众矢之的。( )
②虽然“拒绝酒驾”已是一个陈词滥调的话题,但依然有司机明知故犯,酒后驾驶。( )
③学校设定教学课程,要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学生出现因学习内容过多而造成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等现象。( )
④我们在拜读《红楼梦》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其中对诗词歌赋的解读,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主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生吞活剥是要不得的。(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习题。
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
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做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地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