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同步测试2
- 资源简介:
约9700字。
10.2 师说(1)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师说》,完成1~7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表反问语气
B.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
C.圣人无常师 常:经常
D.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学者,《师说》中指求学的人。现多指有学识水平、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的人。
B.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
C.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D.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第一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
B.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一句,引用士大夫的话,写出了士大夫们为不从师找借口的荒谬。
D.本文论述了“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分)
译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6分)
译文:
5. 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此,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请你访谈中学生,拟写2个访谈问题。(6分)
6. 《师说》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写此文的缘由是什么?(8分)
7.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指什么?(7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