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测试1
- 资源简介:
约379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1~3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一个“穿”字,突显了词人眼前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宏伟气势。
B.“拍”不仅有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效果,还有猛烈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让人惊心动魄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上片景物描写的作用。(8分)
3. 词中描写周瑜的英雄业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8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4~5题。(15分)
临 江 仙
苏 轼
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这首词为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②縠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上片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词人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词人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词人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片后三句写家童鼻息如雷导致词人无法入眠,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无奈。
D.下片中“小舟从此逝”一句并非实写,而是词人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想象,是词人旷达襟怀的一种寄托。
5.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中也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来并简要分析。(10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15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是说月亮弯弯,挂在疏落的梧桐上;夜深人静,漏壶的水已滴光。
B.“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两句,是说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鸿缥缈的身影。
C.五、六句是说黑夜中的这只孤雁,不知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