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同步测试
- 资源简介:
约4160字。
课时2 春江花月夜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春江花月夜》,完成1~4题。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中的“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B.“江天一色无纤尘……”八句由人见月、月照人,慨叹明月永恒、生命代代不息。
C.“玉户帘中卷不去……”两句写月色撩人,具体地表现出游子、思妇的绵绵愁绪。
D.“昨夜闲潭梦落花……”八句,诗人运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
2.这首诗主题内涵丰富,下列诗句与本诗所涉主题倾向不同的一项是(5分) ( )
A.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B.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D.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3.“不知江月待何人”中的“待”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你对诗意的理解对其进行赏析。(9分)
4. 《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其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因蕴含哲理而引发人们的沉思,请简要赏析。(9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14分)
夕次洛阳道中
崔 涂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
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诗人前往洛阳,途中停留于一座古城。“秋风”点出季节,渲染了气氛。
B.高高的树上,鸟儿已经栖息,既暗扣诗题,又从侧面烘托了诗人处境。
C.“人尚耕”写原野上农人还在耕作,与前句“鸟已息”形成对比,动静相衬。
D.诗人在夜晚渡过河川,面对流水、明月,不禁感慨往事,感叹时光流逝。
6.“不复叹岐路”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9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14分)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