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同步测试2
- 资源简介:
约7790字。
5雷雨(节选)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雪茄(jiā) 暂时(zàn) 哺育(pǔ) 混水摸鱼(hún)
B.弥补(mí) 谛听(dì) 蘩漪(yī) 汗涔涔(cén)
C.昧心(mèi) 累赘(léi) 郁热(yù) 离间(jiān)
D.笑靥(yè) 颤抖(zhàn) 伺候(cì) 挨打(ái)
2.下面对《雷雨》剧中人物潜台词(加粗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B.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亲戚?[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C.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不必这样费心。]
D.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想认周萍但又马上意识到不能认的矛盾,充分展现鲁侍萍痛苦、复杂的心情。]
3.课文一开始有这样的话:“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下列对这一场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B.增强舞台气氛
C.加强戏剧的真实感 D.暗示雷雨即将来临,有点题作用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鲁侍萍对待周朴园的感情中,可以使我们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的性质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B.曹禺为什么要写前后两代完全重复的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家庭的姑娘之间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呢?
C.作者在刻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的确承受着来自政治社会和政府方面的压力,尽管他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完全意识到。
D.如果简单地拿西方文化里的父亲或丈夫的标准来衡量周朴园这个形象,那是不公平的。
5.下列关于《雷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雨》在结构上基本遵循了“三一律”,整部剧几乎都发生在周公馆的一个闷热的夏日。
B.通过紧张的冲突、复杂的关系以及生动鲜活的语言,《雷雨》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陈白露就是其中一位。
C.鲁侍萍是一位善良、自尊、要强的下层劳动妇女。
D.周朴园在追问鲁侍萍身份的过程中,从声音、姿态和表情中都能显示出他渐趋紧张的内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期以来,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为什么能够受到不同时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