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案26
- 资源简介:
约3740字。
4 孙权劝学
日照二中 阮胜
◎文化自信:了解古代称谓语,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受古人对于读书的重视,养成勤读书的好习惯。
◎语言运用: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理解文中语气词的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重点)
◎思维能力: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难点)
◎审美创造:体会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义丰的语言之美。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孙权雄霸一方,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巧设计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是你知道吗?这吕蒙,当初就是一介武夫,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后来居然能成为有谋略的儒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寻找答案。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背景链接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公元210年,周瑜去世,去世前写了一封信给孙权。一是分析东吴面临的严峻形势——“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二是推荐接班人鲁肃。同年,孙权劝吕蒙学习。
◎人物简介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鲁肃死后,他曾掌管东吴军事,在此期间,设计打败关羽,收复荆州。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
鲁肃:治军有方,虑深思远,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管吴军。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
2.目标任务二:通读全文,理清思路。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卿(qīnɡ) 邪(yé) 更(ɡènɡ)
把握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