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案39
- 资源简介:
约3290字。
12 台 阶
日照二中 阮胜
◎文化自信:体会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体会“台阶”
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重点、难点)
◎审美创造:品味本文亲和、自然、散文化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
作者李森祥在《台阶》发表之后谈道:“我终于明白,《台阶》给了我与真实而严厉的父亲沟通的能力。我读懂并理解了他。父亲用他的肩膀作为我人生的‘台阶’。”那么这篇《台阶》到底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qú)州人,作家。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其代表作品有《小学老师》《抒情年代》等。
2.目标任务二:把握重点,明确任务。
◎课后的“阅读提示”,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把握自读课文的内容与学习重点。请齐读“阅读提示”,把重点词句圈点出来,提炼我们需要的学习要点。
“阅读提示”中包含了以下学习要点与信息:
1.文章的体裁:小说。
2.文章叙述的角度:第一人称。
3.文章的主要内容:“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
4.解读重点:
(1)你是怎样看待“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
(2)应该如何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
5.学习方法:抓住细节描写,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品味,并进行点评。
◎根据对“阅读提示”的分析,我们明确了这篇课文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三个:
1.结合小说的特点,理清文章内容。
2.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3.小说主题探讨。
3.目标任务三:梳理情节,理清内容。
◎通读全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及父亲建造台阶的原因、经过、结果。
学习任务单
◆【原因】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准备: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造:搬砖担泥,筹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