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型)+真题分析
- 资源简介:
约9380字。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4——论证分析(题型)+真题分析(含答案)
论证分析题型要求学生有论述类文本文体知识的储备和对文本内容较强的的分析能力。传统的甲卷、乙卷在第二个选择题“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中,结合文本内容理解的命制陷阱一起考察学生;新高考1卷2卷的论述材料也在客观题和主观题,涉及论证分析知识点展开。
两者都重在考察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论证方法、论证思路和结构。
一、精准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所有的论据都是为论点服务的。
一般来说,选择题选项和材料的主要论点有如下五种关系:①与观点相符;②与观点相反;③属于材料提及的次要观点;④持论偏颇;⑤材料与观点无甚关联。
分析时,首先提炼材料的主要观点,然后分析选项与观点的关系,判断属于上述五种关系的哪种,最终得出结论。
二、论述类文本常用的六种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 论证特点 论证效果
举例论证 运用数据和具体事例来论证。 真实可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权威性。
引用论证 引用原理与哲理,包括名言、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论证。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使论证更有力。
对比论证 通过对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 正反对比鲜明,给人印象深刻,论证更有力。
比喻论证 道理阐释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因果论证 包括假设、条件、因果等论证方法。 逻辑缜密,思辨性强。
反证法
(归谬法) 先假设对方的论断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断中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断不能成立。 增强逻辑性,有幽默感,后发制人。
三、论述类文本的四大论证结构
论证结构是指议论文的行文思路和基本结构,一般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遵循“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三段论”模式。
一般来说,引论就是开头,必须明确论题或提出论点;本论就是主体,应选用论证材料并分层次论证观点;结论就是结尾部分,归纳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其中本论部分常见的论证结构模式主要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四种。
结构特征阐释
总分式 论证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说提出中心论点,分说横向分解论点,论证中心。
并列式 在论述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分解出几个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平行列举,各个阐述。语言标志有“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