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14 14:45: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2130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史以来,东西文化自有其各自独立的特殊形态,中国文学中“叙事”的含义也与西方文学中的“narrative”的含义,在许多方面大异其趣。这里,我们要界定的第三个基本概念是“什么是中国的叙事传统”?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有必要简略地回顾一下以抒情诗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与以早期叙事文学为核心的古代地中海传统,各自在本质上的区别,才能进一步澄清中西“叙事”观念上的重大歧异。
  所谓古代地中海传统中的早期叙事文学,指的就是被誉为西方文学的最初源头之一的荷马史诗(epic)。从18世纪末开始到今天,西方的文学理论家经常把“史诗”看成是叙事文学的开山鼻祖,继之以中近世的“罗曼史”(romance),发展到18世纪和19世纪的长篇小说(novel)而蔚为大观,从而构成了一个经由“epic-romance-novel”一脉相承的主流叙事系统。
  史诗公认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大集成,而novel是它的后继者。18世纪和19世纪的西方长篇小说,在英语里是novel,在法语里是roman,在德语里是roman,在意大利语里是novela,在几乎所有主要的现代欧洲语言里均有同一的词源,而与其比较古老的形式“史诗”和“罗曼史”遥相对峙,薪火承传。换句话说,经过中近世和文艺复兴的漫长岁月,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所谓西方古典史诗文化逐渐式微,几乎失传,但到了启蒙时代之后,终于又重新脱胎而出,摇身一变,借novel的形式而复活了。许多西方的文学史家,把novel看成是一种新时代的特殊文化媒介,用以表现启蒙时代以后的现代智慧大集成,而与古典的史诗遥相呼应。由于novel所代表的人生和艺术理想在整个西方叙事文体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接历史、维系传统的特殊地位,西方文学理论家们在批评novel的时候便往往会不期而然地根据他们对史诗的体会,运用一整套亚里士多德式的古典标准——诸如“结构完整性”和“时间秩序感”等等——来分析novel这种迟至十八九世纪才告正式诞生的新兴叙述文体。的确,史诗的精神气韵深深地印入了novel的血液中。离开了史诗和罗曼史的传统,novel的出现和发展是很难想象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西方的novel不论是从创作的角度来看,还是就批评的立场而言,都源自于一个特殊的文化背景,完全不能作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成模式,随便套用到其他的文化传统中去。
  反观中国的古代文学传统,与上述“epic-romance-novel”的脉络相异趣,其主流乃是“三百篇—骚—赋—乐府—律诗—词曲—小说”的传统。前者的重点在叙事,后者的重点在抒情。可见中西文学的传统,在源头、流向和重心等方面,都各异其趣。而这些异趣之处,又使我们的课题变得愈加复杂化:我们不仅要研究“叙事文学”在以抒情诗为重点的中国传统文学里的地位问题,而且还要研究中国叙事文学与世界其他各国的叙事文学之间的关联。
  中国叙事文学可以追溯到《尚书》,至少可以说大盛于《左传》,但是如果我们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虚构性叙事文体(亦即英文中的fiction)之上,则今天看得到的中国最古的小说,大概是六朝志怪,然后中经变文与唐人传奇,发展到宋元之际开始分岔,其中一支沿着文言小说的路线发展,另一支则演化成为白话小说。前者以《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等清代文言小说为新的高峰,后者则以明代四大奇书和清代的《儒林外史》《红楼梦》为代表之作。明代是中国长篇章回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是文人开始关心小说的滥觞期。在明清小说批评的领域里,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泾渭分明。文言小说研究的特点是寓批评于分类,主要由胡应麟和纪昀这样的史评家来措手;而白话小说的研究则是寓分类于批评,基本由金圣叹、李卓吾这样的才子文人来进行。
  文言小说虽然源远流长,但降至明代的胡应麟,才有了比较完整的分类体系。胡氏把小说分成六类:曰志怪,曰传奇,曰杂录,曰丛谭,曰辨订,曰箴规。而稍后清人纪昀奉旨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乃分小说为杂事、异闻、琐语三派。近人鲁迅综合前人的各种分类,认为“叙事有条贯者为异闻”,可以归为“志怪”,而“著录细碎者为琐语”,不妨纳入“杂录”,而实际上小说只有两大类,即“志怪”和“杂录”。同时,他又注意到纪昀特地把《山海经》《穆天子传》从“史”部抽出,列入小说的范畴,“于是小说之志怪类中本非依托之史”,均遭驱逐,而史部从此“不容多含传说之书”。由此可见,文言小说与“四库”中的“子”部和“史”部都有关系。但就文类意义而言,它究竟更是接近于前者呢?还是更接近于后者?这个问题便成为学者们在分类时争论的焦点。然而,无论如何,正如词为诗余,曲为词余一样,古人是倾向于把文言小说视为“史余”。
  经过追本溯源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古代原始意义上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方的长篇小说在18世纪和19世纪时,被看作是新时代的特殊文化媒介,用以表现启蒙时代以后的现代智慧大集成。
  B.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小说被视为“史余”,与“四库”中的“子”部和“史”部都有密切联系。
  C. 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既源于《史记》,又源于上古的诗文经典,因此其源头和文类特征在学术界几近达成共识。
  D. 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途径与西方novel的演化模式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对应,但是可以简单地把西方传统的叙事理论间接套用于中国明清小说的探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最能解释“西方文学理论家在批评novel时,倾向于根据他们对史诗的体会,运用亚里士多德式的古典标准来分析novel”的一项是(   )
  A. 古典史诗文化在西方文学中逐渐式微,导致理论家们更多地依赖亚里士多德的标准来分析novel。
  B. 西方文学理论家对现代小说的理解有限,因此更倾向于使用古典标准来进行批评。
  C. 古典史诗文化在启蒙时代之后通过novel的形式得以复兴,使得novel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史诗的精神气韵。
  D. novel作为一种新兴叙述文体,尚未完全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因此需要借鉴古典史诗的标准来建立批评框架。
  3. 下列对原文论证手法及其论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采用例证法,列举了大量中西文学作品和理论家的观点,来论证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途径与西方novel的演化模式之间存在直接对应。
  B. 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文学传统在源头、流向和重心等方面的差异,论证了中国叙事文学的独特性和研究其与世界其他各国叙事文学关联的必要性。
  C. 文章通过分析文言小说与“四库”中的“子”部和“史”部的关系,驳斥了文言小说在文类意义上更接近于“史”部,而非“子”部。
  D.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对中国叙事文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从《尚书》《左传》到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再到明清章回小说,展现了其清晰的发展脉络。
  4.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叙事文学和西方叙事文学的发展脉络,并指出二者的差异。
  5. 材料指出“中国明清章回小说的发展途径与西方novel的演化模式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对应”,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从比较文化和文学的角度分析了中西叙事文学的不同发展脉络。作者通过梳理西方从史诗到小说的演变,以及中国从抒情诗到小说的传统,揭示中西文学在源头、流向和重心上的差异。进而探讨中国明清章回小说独特的发展路径,强调其复杂性和与西方叙述理论的不同。整体逻辑清晰,通过具体例证和理论分析展现了中西叙事文学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密切联系”过于绝对。原文提到文言小说与“四库”中 “子”部和“史”部都有关系,但并未说“密切联系”;
  C.“几近达成共识”错误。原文提到“关于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的源头和文类特征,从明代到现在,批评家之间始终充满争论和歧见”,并非几近达成共识。
  D.“间接套用”错误。原文强调“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西方传统的叙事理论直接套用于中国明清小说的探讨,将会出现许多悖谬之处”,说明不能简单套用。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分,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度
  铁凝
  她叫程秀蕊。法兰西是他们订的那间包房,在丽景酒店三楼。
  她走进法兰西时,胡晓南他们几个以及他们各自的太太和先生,正在高谈阔论。他们告诉她李博的航班晚点了,大约八点才能到。
  就出生地而言,她生在黑石头村,而他们,是三十多年前从C市去黑石头村插队的人。她下意识地看看胡晓南他们,他们衣着都很随便。胡晓南经营珠宝,可他浑身上下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