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10 11:49: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70字。
大户初中初二第七册第二单元新授课教案
授课内容音乐巨人贝多芬主备人赵雪生执教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重荷、愁苦、深邃、巴望”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 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能力目标: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掌握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学习作者通过肖像描写展现人物个性特征,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德育目标: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人人争做生活中的强者。
教学重点1.学习肖像描写的技巧。2.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理解“心里的音乐”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贝多芬画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苦难是人生中最好的学校”“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磨难能使人优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看来,对个人而言,经历一些磨难,的确不算是坏事,况且,磨难的来临与否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今天,我们走近一位勇者、强者、一个真正的英雄——贝多芬,解读苦难对于人生的价值。我们一,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学过程 
2.学生轮流出示自己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提问,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读音:厌恶(wù)深 邃(suì)门 槛(kǎn) 下颏(kē)重荷(hè) 踌躇(chóu chú) 磐(pán)石 
词义:徒劳:无益地耗费劳力。 
踌躇:犹豫。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惹人注目:引起人们注意。凝重:庄重。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由发言,畅谈阅读课文的感受。 
5.学生自由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教师提问:“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请简单介绍本文的思路。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教师指定一小组汇报,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本文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以谈话的方式让贝多芬自己开口,袒露他的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三、研读课文,揣摩文中难句,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1.学生思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感触最深的句子,用笔画出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研讨,理解句子含义,畅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巡视全班,酌情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 
活动成果展示: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不可理喻,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2)“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