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00字。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 黄耀志
[摘要] 新课程的实施目的: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激发兴趣、掌握方法、采用新模式、养成习惯、创新创造五个阶段。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养成习惯 创新创造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3-4
1、唤醒“沉睡”的潜力,做学习的主人………………………………3
2、扩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4
3、重视学情调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4
二、教会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4-7
1、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4-5
2、分层次订学习目标……………………………………………………5-6
3、采用量化考评制管理,呼唤竞争意识…………………………………6
4、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求得共同进步……………………… 6-7
三、采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7-8
四、培养责任感,养成良好习惯…………………………………………8
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鼓励创新创造…………………8-9
结语…………………………………………………………………………9
参考文献……………………………………………………………………10
附使用表格…………………………………………………………………11
英文摘要……………………………………………………………………12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语文教学要想走出新路子,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变革是免不了的,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是顺势而生。我省课程研究组的负责人王永教授认为“新课程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的过程,是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合作学习的和谐的学习过程”。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创设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最先进的学习方式——结构主义认为:任何学习的过程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主动地接触文本、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赋予学习对象主体地位、内发的过程,最大的工作是引发孩子的内动力。(《静悄悄的革命》郭华著)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本人的一些教学实践与体会,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虽说是老调,但对于语文学习还是有重提的必要。学生如果喜欢语文,觉得学习语文有信心,有趣味,他就会主动去求知,因而如何促使他们积极主动求知,则成为新课程学习方式与转变研究的主要问题。
1、唤醒“沉睡”的潜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