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
前言: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力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与旧大纲相比,新大纲更进一步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而语文实践其中一个重要的阵地就是语文活动课。
关键词:新课标、活动课、口头表达活动课、欣赏活动课、关注社会活动课
李政道先生在讲述母校西南联大办学功绩时,深情地说:“西南联大是以培养人为中心的。”应该说,“培养人”三个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新课标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更是把“以人为本”放在了首位。学生正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就围绕着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有素质的人才而努力。学习的质量如何、语文素养如何,不能只靠教师外塑,更要靠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再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学生的认知靠的是他本来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学习与生活的经验。学生的知识积累过程就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在认识与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是不能包打天下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动力,促进他们发展。
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脑并不是心灵生活的基础,而只是一个代机关,脑只是心物关系的中介。”从中可看出,活动能起到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新课标思想指导下,教师应积极响应改革,变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单向灌输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语文课堂中提倡各种具有创新理念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提高能力。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艺术,被大教育家皮亚杰喻为“当代新的教育方法。”此方法十分重视教育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自主能动性,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创新能力,并使其情感意志和个性品德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由于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