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口技
林嗣环
教学设计:
由于本文内容较为清晰,故仍采用以学生为主翻译理解的方式。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语言特点,理解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注意作者如何从多方面表现口技人的高超技艺。教学中仍以诵读为主。
印发蒲松龄的《口技》,与课文对照,进一步明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前几年非常流行的节目《洛桑学艺》吗?洛桑那维妙维肖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已经开始了这项表演艺术,而且技艺高超,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高超的口技表演者。
二、介绍作者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初进土。《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三、关于口技表演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模仿各种声音,它是一种流传技艺,是艺人们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本文确切而真实地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描绘出当时表演的故事的全部内容,生动地再现了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家四日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发生火警、救火的情景。文章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四、课文讲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