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
当语文背离了语文,我们还剩下什么?
——高三语文教学随想
南京师大附中 倪峰
既然高考是目前最适应国情也是最主要的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制度,那么我们就必须正视它。既然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得带着学生越过高考这道坎,而本人也刚好走过了这一遭,那么我们不妨谈谈与高考直接相关的高三语文教学。
先说件一直被传为笑谈的事。1998年高考的当天,本校两个正读高二的教师子女在封闭状态下按高考要求完成了高考语文试卷,经过规范阅卷,他们的得分均超过当年本校高考语文平均分。而第二年他们自己正式参加高考,语文成绩却又都低于当年的年级均分。而这两届毕业年级的整体语文水平是相差无几的。于是有人开玩笑说,不如让学生在高二就参加高考,说不定比高三还要强。其他学科不好妄下结论,至少就语文学科而言,我觉得这句话不无道理。以我校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我们明显感到高二是学生语文状态最好的一年。道理也很简单,我们在高二年级进行的是《文学读本》(人教版实验教材)的文学鉴赏教学,学生课内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诗歌小说等文学创作的实践,参加了诗歌朗诵会、校园话剧表演、影视观摩欣赏等各种语文活动。语文意识得到了加强,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没有高一时的拘谨,也没有高三面对高考的压力,高二是学生生命活力与潜能发挥得最充分的一年。其实压力也能激发生命活力与潜能,而为什么经过了强化语文训练高三学生的语文状态反不如高二呢?我隐隐约约地感到我们高三的语文教学正在逐渐背离语文。也许到了应该进一步反思高三语文教学的时候了。
众所周知,很多学校在高三一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高考复习上,也有的学校在高二就结束了高三的新课,一到高三就全面进入了高考复习状态。以至于经常有家长前来兴师问罪:你们怎么到了高三还在上新课?怎么都高三下了还没有全力准备高考?(我校高三上以学习教材《文化读本》的新课为主,复习为辅,时间比约为3:1;高三下我们也仍旧用一定的时间来上新课。)我也知道学生一进入高三就等于进入了由无数的练习题与无数次的考试所搭建成的炼狱。兄弟学校与家长的良苦用心我们也能理解,早准备比晚准备好,多准备比少准备好。早点进入高考复习可以让大家都心里塌实一点儿。还有什么比把学生圈在教室里拴在书本上埋在试卷里更让人放心的呢?可问题是,过早地进入高考复习,其效果究竟怎样?
既然都把高三教学等同于高考复习,那就围绕着高考语文复习来谈谈。
汉语基础知识在高考复习中往往是投入精力较多的一个板块,毕竟这一块面广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