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90字。
公开课《项链》
开课人 武永斌
教学目标
1. 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了解造成其悲剧的根源。透过小说描绘的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
2. 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3. 分析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尤其是深刻细腻的心里描写,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
4. 整体阅读小说,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对玛蒂尔德的解读,传统的理解是从单纯的阶级论出发,但随着文学评论日益走向成熟,今天,我们更多地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诠释这一人物。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评价玛蒂尔德这样既有着虚荣心,又有着诚实、坚强品质的复杂人物,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解决方法:
1. 紧扣文本:结合背景,把握情节发展中人物的言行,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2. 注重整体感知与局部品读相结合。高潮情节最能展现人物心灵,应作恰当\\充分的引导.
3.学生讨论 发言后,教师应提供明确观点,不必轻易否定学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初读,疏理情节脉络,找到高潮部分.
2. 品读,在情节中 透视人物心里 \\性格发展过程.
3. 赏读,评价鉴赏玛蒂尔德; 欣赏精巧的结构.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明确目标
1. 理清情节,在情节发展中 注意人物的表现,为进一步分析\\鉴赏人物找依据.
2. 客观公正地品价主人公玛蒂尔德
3. 领会情节发展地必然性和绵密形.
二、整体感知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在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他在农村长大,在大学里学习法律,后又入伍,战后,做了九年小职员,这些经历使他对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有了深刻的认识.写有中短篇\\长篇小说,还有诗歌剧本等作品.他的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历史上享有盛名.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是当时法国社会的 一个典型。当时法国社会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们巧取豪夺,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散,小资产阶级在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莫泊桑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他们有很深的 了解。
1、导入新课
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 俄国的契诃夫同为世界文学是上 三大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名篇《我得叔叔于勒》小说写的是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于勒一生有贫穷到发财又到沦落。我们今天学习他的另一名篇《项链》,也是取材于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家庭,人物命运也是大起大落。这篇小说曾受到鲁迅先生的推崇。他说“无论从形式 结构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短篇小说要求的高度”。不过,我们今天重在研讨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