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70字。
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语文必修一活动课设计举例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以人为本”应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知识积累过程就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在认识与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而语文活动课则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教师应积极响应改革,变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单向灌输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语文活动教学要重点抓住 “听、说、读、写、观、思”,达到语文教学活动化,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把学生从被动应付、接受灌输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以自主的活动来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要使一节语文活动课上得既有开放性,又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注意自身角色的调整,不仅要做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还应是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必须时时注意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始终保持积极探究的态度,确保语文活动课的顺利进行,提高活动课的实效性。
我作为高一语文教师,新教材的教学也是从零开始,本学期我努力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新教材的改革,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在活动课的设置和进行方面,作了一点尝试,以下是我进行的几项活动课的总结。
一、 演讲活动
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点击链接”中就是关于演讲的内容,课本要求学生进行的活动是“讲述自己的故事”。单纯讲述自己的故事已经不适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已经逐渐从混沌懵懂变为清晰明朗,他们关注的事物不应该再是自身,而应该是大千世界。语文新课标也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所以我设置的演讲课,内容从简单的对个人经历的陈述变为对国计民生的思考。课前先设置了多个演讲方向,这些题目都是这段时间以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分别是:超级女声、哈韩族、新新人类、九•一八、神州六号等,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题目,先写成文字稿,再在充分的准备基础上进行正式的演讲。不少学生看问题视角独特,说理充分,演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活动结束,收上演讲稿,查阅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