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8300字。
厦门双十中学2007届高三年级上学期半期考
语 文 试 题
一、(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虫豸(zhì) 慰藉(jiè) 冷酷犀利 惊魂甫定 胼(pián)手胝(zhī)足
B.错谔(è) 暴殄(tiǎn) 清波粼粼 野有饿殍 妍媸(yán chī)毕露
C.口讷(nè) 僭(qiàn)称 素不相能 清风夜唳(lì) 轻鸢(yuān)剪掠
D.谲(jué)诈 赧(rǎn)然 碌碌饥肠 槁项黄馘(xù) 稗(bài)官野史
2.下列各项中,仅有二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 )
①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②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③彤管有炜,说怿女美/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⑤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⑥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⑦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⑧及以至此,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3.下列加点词,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①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②《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⑤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⑥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⑧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4.下列文言加点实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遂使之行成于吴(成:达成协议,讲和。)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和:舒适。)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正道,指是非准则。)
B.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困乏,疲惫。)且硕茂,早实以蕃(番:繁殖,增长。)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平素,平常。)
C.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极:困窘,疲困。)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侵:渐近。)其志洁,其行廉(廉:禀性方正,刚直。)
D.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赡:足。)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纲纪,规律。)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愿枉车骑过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行过夷门,见侯生/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B.会其怒,不敢献/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C.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乘骐骥以驰骋兮,來吾道夫先路/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D.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大王亦幸赦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6.下列文言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楚怀王贪而信张仪(连词,表递进) 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
退而论书策(连词,表顺承)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
B.日食饮得无衰乎(语气词,表揣度)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语气词,表感叹)
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表比较) 摄乎大国之间(介词,相当于“于”,在)
C.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拿)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介词,因为)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连词,以致)欲以客往赴秦军(动词,率领)
D.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依靠,凭借)因击沛公于坐。(介词,因而,因此。)
因拔刀斫前奏案(副词,于是,就) 蒙故业,因遗策(动词,沿袭,继续)
7.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一项是 ( )
A.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未得与项羽相见/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B.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冀幸君之一悟/夫子之谓也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谁为大五此计者/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8.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②谨庠序之教 ③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④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⑤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⑥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⑦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⑧粪土当年万户侯/ ⑨使人止晋鄙/ ⑩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⑾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⑿且庸人尚羞之/ ⒀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⒁骄其妻妾/⒂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A.⑧⒀/②⒁/①④⑩⑾/③⑥⑨⒂/⑤⑦⑿
B.①⒀/②③⒁/④/⑩⑾/⑤⑥⑨⒂/⑦⑧⑿
C.①⒀/②⑥⑦⒁/④/⑩⑾/③⑤⑨⒂/⑧⑿
D.⑧⒀/②③⒁/①④⑩⑾/⑤⑥⑨⒂/⑦⑿
9.下列句中的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②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③百姓之不见保 ④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⑤惟弈秋之为听/⑥国之孺子之游者/⑦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⑧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⑨ 重为乡党所笑 / ⑩句读之不知/ ⑾遂使之行成于吴/ ⑿铸以为金人十二/⒀兵挫地削/ ⒁若是其甚与/ ⒂吾又何能为哉
A.①②⑿ / ③⑨⒀ / ④⒁ / ⑤⑩⒂ /⑥⑦ / ⑧⑾
B.①②⑿ / ③⑨/ ⒀⒁ / ⑤⑩⒂ /④⑥⑦ / ⑧⑾
C.①②⑧⑿ / ③⑨⒀/ ④⒁ / ⑤⑩⒂ /⑥⑦ / ⑾
D.①②⑧⑿ / ③⑨/ ⒀ ⒁ / ⑤⑩⒂ /④⑥⑦ / ⑾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叙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阿Q正传》第七章“革命”中,写了辛亥革命到来时鲁镇社会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阿Q对革命实质的理解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谁”。因而对吴妈提出了“困觉”的“恋爱”要求,结果不仅挨打,连活路也断绝了,产生了“生计问题”。
B.弗兰茨·卡夫卡小说《变形记》的情节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其一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其二是家里的新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把他弄走’”。小说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新情淡薄,人性扭曲。
C.在抄检事件中,探春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撵入画,惜春则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D.《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写屈原自沉汩罗的经过,着重记叙了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屈原的话“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揭示出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还以“怀瑾握瑜”来比喻自身的高贵品质:宁愿葬身鱼腹,也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祭 鳄 鱼 文
唐·韩愈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