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300字,本教案从情境导入到写法提要等方面进行指导。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大田一中 飘雨
过程指导·方法建议
l 阅读揣摩
一、景物描写:
1.移步换形法
(1)《店铺》:
首先,描写古老店铺周围的环境——街道、车辆、人物——渲染出一种古朴的气氛。然后让各式各样的店铺奔向眼底——家私店、藤器店、药材铺、玻璃镜业店、檀香铺、茶叶铺、腊鸭店、面食店、古董店以及各种小摊档:卖鸟的、卖鸡毛帚的、刻章的……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给。
(2)《醉翁亭记》:
描述入山走了六七里后,听到潺潺水声,接着看到泉水倾泻而下的情景;再往前走,经过弯弯曲曲的小路,便看见醉翁亭。描写的景物是随着作者的脚步前进而变化的。
作用:这种写法使景物的描写更有层次,更为生动,使读者如同追随作者欣赏景色,对景物的感受更为深刻。
2.逐层递进法
(1)《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先写滁州为众山环绕,再转向西南部几个山峰,然后把视线集中在琅琊山,再写到流水飞泻的酿泉,最后才写泉上的醉翁亭。
(2)《花潮》:
由昆明开始,写到圆通山、圆通寺、圆通公园,再写到后山沿路的一大片海棠,范围逐渐收窄。
作用:使读者先对主体的环境有概略的理解,然后层次分明地突出主体。
3.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1)《花潮》:
直接描写:
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花,如钱塘潮夜澎湃,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
间接描写:
老头儿们看花,一面看,一面自言自语,或者嘴里低吟着什么。老妈妈看花,扶着拐杖,牵着孙子,很珍惜地折下一朵,簪在自己的发髻上。青年们……青年妇女……。
(2)《竹林深处人家》:
直接描写:
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间接描写:
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策。你看,那样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哲理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林所构成。陪我们来的当地的朋友却满意地笑了……。
作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互相映衬、补充,使读者获得更加全面、形象的感受。
4.主观描写/客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