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2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25 10:51:4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两个课时,约3360个字。
                         《爱莲说》教案
教学目标:
⒈  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  感受莲花的优美形象和体会莲花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中,感受莲花的优美形象,体会莲花的美好品质,欣赏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           导入。
首先提问学生有关莲的诗句。(预先布置学生查找)(点评学生回答)
杨万里有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苏轼还以“荷尽已无遮雨盖”;屈原自表心性芳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屏幕打出)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古代的文人墨客喜爱莲花的高雅净洁,以莲自比,追求高洁的品格,那么同学们你们又喜爱莲花的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看看它美在哪里。

二、       屏幕打出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
⒈  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  感受莲花的优美形象和体会莲花的美好品质.
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就要围绕这几个目标来学习。

三、       了解作者体裁
⒈(放作者图像)(用课件打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号元公,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托物言志。)
⒉了解本文的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明事物,也可以通过写人、状物来讲道理。《爱莲说》是一篇情致饱满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小品,文章通过传神之笔,精妙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生动、可爱的莲花写生图。

四、朗读训练。 
1.           大家先小声读一遍课文,将不会读的字圈起来。
2.           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其中有一个字读错了,请你们找出来,另外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读音,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
(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