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考场作文“兵强马壮”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25 14:51: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880字。
如何让考场作文“兵强马壮”
 ——谈材料
周京昱
    1.写作文的时候常常找不到材料,觉得无话可说,怎么办?
    2.一篇考场作文,可能要涉及许多材料,怎么使用它们好呢?
    在考场作文的诸多问题中,对很多考生而言,最根本的问题常常是“没的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材料无技巧可以成文,无材料空有技巧也难出佳作。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来看,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有:①无材料——以讲道理代替引材料,有“码字儿”之嫌;②材料陈旧——以常识性的“纸材料”为主,缺乏鲜活、有力度的“金材料”;③材料单调——所采用的均为同一角度、同一层面、相同色彩的材料,缺乏变化。
    那么,如何聪明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材料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两个问题。
    一、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之前,应该先有“积累”才对。所谓“积累”,一般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之上,广种而博收;一是立足于考生熟悉的生活,挖掘其中的生活道理。如果我们把积累材料比作征兵,那么,选择材料就是调兵。
    如何调兵遣将?有很多道理早巳达成共识,如围绕立意选材,选择真实、典型的材料等。在此,我们只想强调两个问题。
1.选择新鲜的材料
    材料鲜活,是高考作文评阅“发展等级”的要求。所谓材料鲜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会选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涌现的新人新事;一是学会选用那些并非新近发生,却很少被人用过的材料,或者发现熟悉的人物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即旧人新事。
    [片段示例1)(2005年高考上海卷试题以“文化生活及其影响”为内容)
    白居易在四川见街边胡麻饼甚香,千里寄饼给长安的杨万里,赋诗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肠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胡麻饼在路上颠簸三月,早就不脆不香了,怎么能“得似辅兴无”呢?唐人是浪漫的,我们虽不能想象“杨大使”收到饼时那且惊且喜的表情,但我们可以想象故事若发生在现代,饼虽能保鲜,而一份浪漫的心情、一种对友人的关切却打了折扣。现代文化使人们的沟通更容易了,而人们心灵的交流却更困难了。
    然而,我不能为了追求浪漫而请回驿车,正如不能因为追求古典而躲避现代。正如白居易所言“歌诗合为时而作”,一味泥古而不为现实服务只能是迂腐的书生的作为。
        如果古诗文如明月,那么时过境迁,它“夜深还过女墙来”,不是吗?当连战、宋楚瑜先生来大陆访问的时候,不正是与大陆人民吟诗唱和互道衷肠吗?古诗文不正是在融入现代,为新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吗?
    是的,古诗文是一轮明月,不要为求古韵而追求它千年前的容貌,看,这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才是新文化的新篇章!
    这篇文章,作者将视点放在古典文化上,最终提出书写“新文化的新篇章”这一倡议。白居易与杨万里交往的材料很新鲜,切入的角度亦很别致,表现古人情谊、情怀、情趣,虽是旧事,却鲜有人用。文章最后联系连战、宋楚瑜大陆行,借此表达同祖同宗的中国人对同一文化根脉的珍视,也表达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应保持自己的活力。将文化问题与“两岸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属于新人新事,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本文在选择材料方面,深请新颖、鲜活之道。文章虽以说理为主,可读性却很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