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800字。
2007年高考作文模拟训练
一、话题作文
题目一 错位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错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错位”现象:学生迷恋游戏机,商家欺骗消费者,是一种“错位”;让子女当一天家长,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这也是一种“错位”。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经历和见闻吗?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呢?
请以“错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提示]
提示语已告诉我们,所谓“错位”,有褒也有贬。像“迷恋游戏机”“欺骗消费者”之类的“错位”,无疑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而诸如“让子女当一天家长,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等“错位”,其实是一种换位思考(即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想他人所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以增进了解,在心与心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因此,就这个话题作文,至少有以下几种立意:一、揭露、批判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错位;二、提倡人与人之间的换位思考;三、把“错位”的两种意思结合起来作阐述。不管取何种立意,写作角度上应尽可能具体些、小巧些,最好是集中“一点”,重锤敲击,写出一定的力度来。
写作时要避免以下几种弊病:一、对题意的理解有偏差,误将“错位”等同于“换角度”“理解”等;二、不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一味地胡编乱造;三、开篇不会破题,中间不会扣题,结尾不注意回点话题,造成主旨不明,表达的意思过于朦胧。
题目二 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请以“借”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以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所写文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提示]
“借”的含义相当丰富。根据话题材料,题目中的“借”的意思是:借助他人的优势,在成就了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别人,从而共同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从这一含义切入,无疑是最佳立意。明白了“借”的内涵后,为进一步打开思路,可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比如与教材联系,可以联想到《劝学》中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与课外阅读联系,可以联想到科学家牛顿的名言:“如果我比笛卡儿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与自然现象联系,可以联想到:月亮本来是不发光的,它借助太阳光才有了自己的阴晴圆缺。
参考拟题:1、借来的盛世2、“借”出的绚丽3、相映生辉的历史长廊4、“借”的艺术5、再谈“狐假虎威”6、云在青山月在天7、长短相济,皆为长8、借我一双慧眼9、借来的风景10、怎一个“借”字了得11、世界因凭借而精彩12、“借”得一片灿烂13、1+1>2。
题目三 高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公鸡!”
“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鹌鹑!”
“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鹤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
后来,云雀遇见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
这则寓言故事中的麻雀、公鸡、鹌鹑、雄鹰对所飞的高度有着不同的认识。你对“高度”又有怎样的认识呢?请以“高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提示]
从提供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类形象:一类以麻雀、公鸡、鹌鹑等为代表,象征着当前社会中那些目光短浅、比“低”不比“高”的人;另一类以雄鹰、云雀为代表,象征的是现实生活中那些目光远大、志存高远的人。两者境界截然不同,这是由他们人生定位的差异决定的。本题常规立意:批评“低矮”的人生高度,倡导“高远”的人生高度。
本题创新立意:适合自己的“高度”就是最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