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文教学“减肥”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570个字。
为语文教学“减肥”
前些年有个电影,片名《爱情,你姓什么?》。这片子我虽然没看过,但名字却牢固地记忆下来了。原因是我经常问自己“语文,你姓什么?”北京市前市委书记彭真同志在六十年代京剧革命时说“京剧姓京”,那么,语文科学姓什么?我反复琢磨:认为我给学生讲解、也跟同事们讨论过的那个说法还是比较确当;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是从不同的角度为同一事物所命之名。从口头表达的角度说,是“语”;从书面表达的角度说,是“文”。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语文科学的根本特点以及针对这种根本特点而应采取的根本办法如下:
一语文的根本特点:
1,语文以语言文字为其根本表现形式,汉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文字为表意文字,文字本身与客观世界的事物有着或形、或音(象声词)、或义、或形音义的联系。
所谓语文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文字问题,因而成为语文科学的根本问题,而文字问题的主要内容是由它组成的词和句子,所以,学语文的最首先、最主要的办法是从文字入手,抓住文字这个根本矛盾。
要认真研究文字的形体的组合规律和变化规律、它们之间的音读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它们的意义的来源和引申,以及它们的形音义之间的相互影响,找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逐步教给学生。
自己深入研究,并引导学生打破沙罐璺(问)到底,把枯燥的文字符号搞活、让其生动活泼、有趣有味,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极大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查字典,看书思考,钻研下去,让他们自觉地掌握文字,提高对汉文字、汉文化的理解和运用的水平。
这里附带说明一个问题,“文”是不是文学?可以这样理解:文字是文学之父,而社会是文学之母,文学是文字和社会的儿子。
2,语文与人的生命活动有着超时空的联系,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实实在在地涉及所有领域。“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置之死地而后生”,……诸如此类以此类推,古今中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哲学、艺术,无不以语文为载体,都是“话”,都是“语”,都是“文”。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与语文发生着最普遍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