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宋诗词看诗人被贬的心理状态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0 17:02:3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00字。从唐诗看诗人被贬的心理状态
班别:03汉语言文学(2)班  姓名:施 林  学号:20034232209
【摘要】: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其心理状态等。社会环境和改朝换代的剧变,以及诗人对当权者的诉求不被认同的情况下必然会使很多的当时当任官职的很多诗人被贬职或者流放。诗人词人被贬职流放的时候,他们大都以诗词歌赋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词人们当时的心态。如:思家,忧国,无奈,愤闷,积极,乐观等。
【关键字】:被贬   心理状态  无奈与愤闷
由于诗人词人的性格特点的不同,他们在被贬流放期间所写诗词的表现手法和创作内容也大不相同。表现手法上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而创作内容上主要有思家,对当权者的鄙弃和愤闷,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哀怨等。下面我将根据诗人词人所写的具体诗歌来进行比较分析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
思家与忧国
宋之问,武则天时,官尚方见丞、左奉宸内供奉,与审佺期等诏事张易之。及易之败,坐贬泷洲参军。①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度大庾岭》)。
“停轺一望家”一句足以看出宋之问的留恋与不舍。“泪尽北枝”句,南方梅开较早,十月正是岭上梅开的季节,他因家在北方,看到梅花北枝,出动了思乡之感,故对花而流尽了眼泪。②此外我们从他的这首诗的“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更可以看出他很想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官场为国效力。而“不敢”二字也能看出他性格的懦弱。
再来看看杜甫的叙事长诗《北征》。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七五七)秋,因疏救房琯,触怒肃宗。八月,放还辘州探望妻子。⑦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这两句写出了杜甫对国家破碎的痛心与对人民生灵涂炭的忧愁。正由于满怀忧国忧民,他沿途穿过田野,翻越山冈,夜经战场,看见的是战争创伤和苦难现实,想到的是人生甘苦和身世浮沉,忧虑的是将帅失策和人民遭难。整首诗表现出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无奈与愤闷
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张九龄由右丞相贬荆州长史。《感遇》十二首,便是所作。③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感遇》)。
这首诗用的是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以橘自比,而以桃李影射当权得势的小人。“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这几句表现了他对当局的无奈与愤闷之情。最后两句“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更是无形中表现了他的无奈而在那里发牢骚。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玄宗天宝三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