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00字。对普通读者而言,《红楼梦》价值首先在于它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据统计,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四百多个,其中较有个性的也不下百人。《红楼梦》与其他古典小说的首要区别就在于它对人物的强烈兴趣,甚至在描写那些无足轻重的人物时也不因循陈规。
首先,《红楼梦》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具有多重性格,打破了以往小说写人类型化的特征和“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写作模式。清初曾流行着不少老套的浪漫传奇小说,其中的才子佳人虽然才貌俱佳,却缺乏个性,通常都以婚姻幸福为结局。而红楼人物却有自己清晰的面目和独特的性格。贾宝玉、林黛玉等人虽然才貌双全,性格命运却全然不同于那些小说中的男女主角。有些次要人物仅昙花一现,然而只此寥寥数笔,却将面目性格勾勒得十分鲜明。对于主要人物,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不同地位、不同关系,分别通过不同情节,从不同的角度层层深入地镂刻出他们最主要的性格特征,对人物其他方面的特征则采用了前后重点不同的补充描写的方法,从而使这些形象表现得十分深刻、饱满,给人以不可磨灭的印象。对比较次要的人物,一般是先用淡淡的几笔带过,待到一定的时机,就抓住典型事件集中描写,突出其性格特征。书中的女主角黛玉与晴雯、宝钗和袭人,向来被视为两组性格类似的人,然此四人各有个性,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绝不相混。
其次,作者对所描写的人物大都寄寓了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因此能够探索到人物灵魂的深处。把《红楼梦》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比较,不难发现曹雪芹以悲悯的眼光俯视个体生命的卑微与无奈,尤其是对女性充满了同情和尊重。这些人物都植根在社会生活环境和各自具体境遇之中,都活动在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其性格、情感、命运等等受着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牵制,包含着复杂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因素,但他(她)又不是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安排,而是以自己的希望和追求在改造、创造着自己的环境。正因为这种新的价值观,作者才真实地写下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人间悲剧。对于王熙凤这一敢作敢为甚至心狠手毒的人物,作者也精心刻划了她的才干、聪明及其不幸结局。至于像薛宝钗、袭人等这些并不令读者十分喜爱的人物,作者也不是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