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50字。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的
口语交际能力
江南中学 李霞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生活化,而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成了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写更重要、更实际、更为人们迫切需要。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表达,向别人表达成为了一门艺术。它的萌芽是我们的小学教师,而他们的成长,应该从我们的中学开始。现在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然而,从我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要让农村中学生达到这样的目标,好象十分的困难,当学生走出初中校门的时候,我们也只能叹息,在认真的总结、反思、多次实践之后,我发现,这样的状况也不是不可以改变,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的教师就应该努力的去把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避免。
一、近年来对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调查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的语言不至于呆板,生硬,不文明,甚至于不能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观察,对他们口语交际的现状进行捕捉。我发现,他们口语能力不足有如下表现。
1、上课回答问题声如蚊蝇,下课同学漫骂气如猛牛。
课堂上,学生要用教为规范的语言回答问题,他们的声音就和热天那讨厌的蚊虫差不多,在哪儿喃喃细语;下课的时候,同学之间毫无顾忌玩笑,漫骂,成为了他们宣泄阵地。上课的规范踪迹不见,下课的野蛮和粗鲁占据了文明的校园。
2、谈正事顾左右而言他
学生在向别人说一件事情的时候,无法将简单的事情用明了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