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40字。
执子之手,漫步书香
——浅谈语文教师在学生读书活动中应担负的若干角色
天津中学 王津晶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一首于谦的《观书》,道出了古人对书的挚爱,我们的先人正是因为把读书作为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事情,为它魂牵梦萦,为它呕心沥血,才创造并延续着中华民族令人惊叹的文明史。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青年学子读书的热情渐渐冷却了,除了课本——这一学习过程中不得不依据的材料外,他们更热衷于电影、电视、互联网所传播的视频或音频作品,数字图片的眼花缭乱和超重低音的震耳欲聋,使他们与白纸黑字的书籍渐行渐远。不仅如此,大量快餐式的文化产品以其汹涌澎湃之势,很快占据了青年人的审美阵地,而对祖先传统文化的无知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漠视,使他们渐渐沦为无根的一代。
这些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回归读书传统,重塑高品位的审美观,值得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这其中,语文教师由于其所任学科在指导学生读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便责无旁贷地担当重任。那么,如何才能在青年学生中间有效地开展读书活动,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经典的魅力呢?笔者以为,这需要语文教师从我做起,扮演好若干重要的角色。
l 兴趣的激发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那么他们必然能够自觉地遨游在无限广阔的图书世界中,如饥似渴地吸取那些有益身心的精神营养。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对书籍的那份渴望。因此,起始课就成为我精心准备并希望能够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一次契机。在每一次起始课中,我都有意识地和学生聊一聊与读书有关的话题,了解他们的读书状况,并与他们交流一些自己的体会。
同时,不失时机地选择一些能够触动心灵的语言,很容易引起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