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630个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常州第24中学 朱绶青
审稿:常州市清潭中学 顾亚珍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2、以自己感兴趣的形式亲近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进行研究,并能形成自己颇有深度的见解。
4、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
5、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争做保护动物的爱心使者。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松鼠》 1课时
《松树金龟子》 1课时
《国宝——大熊猫》 1课时
《黔之驴》 1课时
写作 3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 1课时
名著阅读 2课时
单元专题交流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你一定很喜欢动物吧?动物是我们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的伙伴,本单元运用了通俗浅显、生动传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松树金龟子,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国宝大熊猫,以及庞大而技穷的“黔之驴”。
学习这个单元,应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动物的特点。通过自己的感受,充分认识到:准确生动的介绍来自于平时细心的观察。
《松鼠》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结构比较简单,说明对象突出。它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的平实准确的特点,又不乏生动活泼的描绘,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体会其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并且本文还是帮助学生写好小动物说明文的范文,教学中不妨在这方面做一些大胆的尝试。
《松树金龟子》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它科学、详尽地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习本文,可以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对昆虫的探究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昆虫,培养他们从小就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国宝——大熊猫》: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他成为国宝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开展“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专题研究,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动物保护意识。
《黔之驴》文字较简练,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引导他们用“三看一查”(即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练习”)的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本文寓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
在写作单元里,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当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从书本走进自然,亲身体会到: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从而唤起他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他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自觉地投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