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11090字。
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初中部2007年基础课程改革学业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一)
命题:谭元炀
致各位考生:
亲爱的同学,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是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经过三年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现在是检验你语文知识的时刻,答题时,请你注意以下四点:①本试卷共有五个大题,26个小题,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②答卷前先将姓名、班级、学号填写清楚;③请务必使用钢笔或圆珠笔作答(不能用红笔);④出现答题错误需要更正时,请使用橡皮擦,不允许使用修正液、涂改液,否则将酌情扣分。希望你仔细阅卷,认真审题,沉着思考,冷静作答,考出优异的成绩。
一、(26分)(本题共7个小题,1—6小题每小题3分。7小题8分。请将1—6小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列表格中,其余题目答案填在相应位置上。)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热忱(ch†ng) 淳朴(ch’n) 童稚(zhŒ) 锲而不舍(qŒ)
B、和煦(x”) 豁达(hu) 粗犷(ku„ng) 惟妙惟肖(xi„o)
C、拮据(j‘) 发酵(ji„o) 提防(d‰) 参差不齐(c‰)
D、汲取(jŠ) 憎恶(ˆ) 匿名(nŒ) 称心如意(chˆ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同学之间应和睦相处,任何一句挑拔离间的话都会影响团结。
B、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
C、急烈的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既兴奋又紧张。
D、这条商业街十分繁华,从早到晚,行人穿流不息,热闹非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武警官兵多日奋力扑救,云南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灵涂炭。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D、我们国家成立了许多的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性情的 。
②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 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③古人说,水是天下最 的,但是它却能够摧毁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
④这种颜色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 机器设备。
A、陶醉 清脆 柔和 损伤 B、修炼 嘹亮 柔顺 损害
C、陶冶 悠扬 柔弱 损坏 D、培养 悠长 软弱 损失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26年来,植树造林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B、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纪录,提高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C、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
D、通过这次才艺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
6、下列文学常识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壕吏》——杜甫——诗圣——唐代
B、《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契诃夫——俄国
C、《朝花夕拾》——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D、《鲁滨逊漂流记》——长篇小说——雨果——英国
二、(28分)(本题共8个小题)
(一)阅读《斑羚飞渡》选段,完成第8—12题。(16分)
⑴(A)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班羚调换位置。
⑵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⑶绝大部分老班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⑷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⑸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⑹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
(二)阅读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13—15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复,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