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心灵之路的守望者:周国平
王 军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学者周国平以写作形式,提出对人生的独立思考。他以散文笔调撰写哲学思考,用哲学思考贯穿文学写作,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困惑,自我剖析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对于写作者来说,重要的是找到仅仅属于自己的眼光。……有了这个眼光,就可以用它组织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基于这种信念,周国平无意创造什么全新的表达方式,而是坚持用洗练平朴的散文笔法表达自身的哲学体验。他的作品有性情、灵魂、生与死、爱与孤独、真实、美、哲学与艺术、写作、天才、男人和女人,将引领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思考。
(编者)
【作家档案】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另有译著《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其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作品选读】
父母们的眼神
周国平
街道上站着许多人,一律沉默,面孔和视线朝着同一个方向,仿佛有所期待。我也朝那个方向看去,发现那是一所小学的校门。那么,这些肃立的人们是孩子们的家长了,临近放学的时刻,他们在等待自己的孩子从那个校门口出现,以便亲自领回家。
游泳池的栅栏外也站着许多人,他们透过栅栏朝里面凝望。游泳池里,一群孩子正在教练的指导下学游泳。不时可以听见某个家长从栅栏外朝着自己的孩子呼叫,给予一句鼓励或者一句警告。游泳课持续了一个小时,其间每个家长的视线始终执著地从众儿童中辨别着自己的孩子的身影。
我不忍心看中国父母们的眼神,那里面饱含着关切和担忧,但缺少信任和智慧,是一种既复杂又空洞的眼神。这样的眼神仿佛恨不能长出两把铁钳,把孩子牢牢夹住。我不禁想,中国的孩子要成长为独立的人格,必须克服多么大的阻力啊。
父母的眼神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