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虚词、句式及停顿复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2 20:52: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60个字。
中考文言文虚词、句式及停顿复习
一、《新课程标准》:
    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   
②、背诵优秀诗文80篇。
③、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 
二、中考要求及学习指导:
1、“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一般用法”,其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它主要指“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等15个文言虚词。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二是“在文中的一般用法”,主要表现为常见用法。
2、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局势的相异点。掌握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3、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三:整理归纳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为”,“于”的用法

⑴、用作代词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①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②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⑵、用作助词
① 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④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⑶、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