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诗词赏析集锦
- 资源简介:
约24350字。
中考复习之诗词赏析集锦
第一部分
中考古诗词赏析常见命题点
1、 析字词
诗歌的语言是精练的,含蓄的,形象的,尤其是古人写诗更讲究”炼字“,一字形象尽出。
【题目形式】: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 赏美景
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歌描绘的画面和形象。
【题目形式】:这几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
3、 悟情感
34首古代诗词思想感情:1.爱国情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离愁相思。如《夜雨寄北》3.亲情爱情《无题》4.热爱山水田园和自然风光。如《钱塘湖春行》5.感时伤怀,怀旧伤今。如《春望》
诗歌的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用典抒情 (4)议论抒情
【题目形式】: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品意境
意境:由寄托作者思想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诗歌基本的整体情境。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
【题目形式】:这句诗中的“……”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5、 寻哲理
【题目形式】: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的理解。
6、 理手法
古诗中诗人常常运用对比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巧用修辞,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题目形式】: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7、 赏语言
诗歌有豪放、婉约、沉郁、恬淡等多种风格。此外还要准确地使用评价诗歌的一些术语。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等等。
【题目形式】: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请分析。
第二部分
七年级上册:
1. 《观沧海》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山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花草生长得很茂盛。吹起萧瑟的秋风,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太阳和月亮,好像从大海里升起。银河星光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1)主旨: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象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其博大的胸襟,抒发了其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波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结合,表现了大海的辽阔与壮观。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静景,表现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动景,表现大海的磅礴气势。一动一静,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雄浑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炼字)“涌”字生动地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