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高考独词类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3 19:55: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00字。
如何突破高考独词类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
全省许多学校组织了2007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的考试。语文作文的题目是这样的:以“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
这是一个独词式作文。所谓独词式作文,指话题或文题是一个词语,这是一种比较热的命题方式,在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2001年全国卷“诚信”,2002年北京卷“规则”,2003年上海卷“杂”、北京卷“转折”,2004年上海卷“忙”、北京卷“包容”,2005年江西卷“脸”、广东卷“纪念”,2006年辽宁卷“肩膀”、天津卷“愿景”、安徽卷“读”、四川卷“问”等。
这里,老师将结合这次考试中的优秀作文,谈谈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
首先我们从审题的角度来谈。
独词式作文,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必须经过一个审题关。有的同学认为既然是独词,已经限定的写作范围,就没有审题的必要了。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
不可否认,独词式作文比起一般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来,审题的难度降低了许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审题。
那么,这种类型的作文如何审题呢?
这类作文首先我们要看构成话题或题目的词语。这些词语,有的是动词,如2006年安徽卷“读”、四川卷“问”;有的是名词,如2001年全国卷“诚信”,2002年北京卷“规则”;有的是形容词,如2003年上海卷“杂”,2004年上海卷“忙”。有的是表抽象的,如2005年广东卷“纪念”;有的是表具体的,如2005年江西卷“脸”,2006年辽宁卷“肩膀”。还有的是有比喻象征义的,如2006年辽宁卷“肩膀”等。
审读这些词语,是名词的,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做呢?首先应该确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是动词的,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濒于,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是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是形容词的,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如2004年上海卷“忙”,这个词语应该是表示人处在一种没有空闲的状态中。这个状态可以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状态,可以是忙得有收获,也可以是忙得无结果,是一种忙乱。是具体的,如2005年江西卷的“脸”,我们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词语的比喻义,抽象义。如可以想到抽象的脸面,可以想到抽象的表面等。是抽象的,我们要把这个词语具体化。
如这次石检二的“新”。这是个形容词,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词语,我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联想到人之新,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如创新,新颖、新潮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